我市科技助力抢播120余万亩冬小麦
每日甘肃网11月10日讯 据陇南日报报道(记者朱家骅 田江飞 李斌 杜东栋)时值深秋,陇南大地一派繁忙。面对9月中旬以来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冬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的挑战,我市科学研判、迅速动员,组织广大农户和农技力量抢抓近期晴好天气窗口,全力推进冬小麦播种。截至目前,全市计划播种的120余万亩冬小麦已进入收尾阶段,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将抓好秋冬种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徽县草滩村,连片农田里机声隆隆,多台履带式播种机正稳步推进。“我们根据土壤墒情,灵活调度适用农机,抢时播种,最大限度把因雨耽误的进度赶回来。”当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李国兵介绍。针对雨后土地湿黏、轮式机械下地难的问题,各地及时调配履带式播种机,有效提高了播种效率。
在丘陵山区、零散地块,播种方式也随之调整。在部分山区,地块狭小分散,大中型机械难以展开。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派出农艺师一线指导,推广使用小型旋耕机,见缝插针,做到应播尽播、能播快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地块用高效条播,小地块靠灵活旋耕,目的只有一个:把小麦种下去,种好。”农艺师杨旭升说。
为应对晚播可能带来的苗情偏弱问题,我市农业部门未雨绸缪,组织市、县两级农技推广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全过程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以“种、密、好、肥”为核心的晚播小麦抗逆增产技术:即以种补晚,选用适宜晚播的半冬性偏春性品种;以密补晚,适当增加播种量,保证基本苗数;以好补晚,提升整地和播种质量;以肥补晚,科学增施底肥,促进苗情转化。
“播种是基础,管护是关键。”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张志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冬前田间管理,紧盯弱苗转壮、缺苗补种、病虫草害防控等环节,强化技术服务和要素保障,全力培育冬前壮苗,守好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为明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