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输血”变“造血”激活一池春水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11-05 09:25:24

目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正在兰州新区建设基于加速器的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平台建成后,作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下设的全资子公司,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公司将协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开展医用同位素的生产、销售、运营、药物协作研发。

为持续支持省同位素实验室建设,近日,省财政厅指导甘肃省陇财公司以增资入股方式向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公司出资3000万元。

本次增资入股是甘肃省首个财政资金股权投资项目,实现了省级财政资金由“一次性补助”向“循环增值”股权投入的突破。

与传统下拨财政补助不同,此次省财政厅将财政资金以股权形式投入市场,通过专业化管理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财政资金从“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这是省财政创新支持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医用阿尔法同位素”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举措。

省财政按照“财政+国资”模式,积极构建财政预算与国有资产资源相互衔接的管理格局,主动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效。

根据甘肃省同位素项目研发和产业化、市场化需要,省财政厅创新投入方式,将省级财政支持同位素项目资金由“补助”变“股权”,助力甘肃省“医用阿尔法同位素”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首轮融资,为医用同位素产业化注入多元资本活力。

省财政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省财政厅积极构建重大科技项目“政府领投、社会跟投”机制,可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有关企业和市场化投资机构共同出资,有效增强产业黏性。

近年来,省财政厅积极创新科技项目支持模式,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省级科技计划中企业承担项目比重超50%。今年以来,省财政联合主管部门主动探索以公开竞争性评审方式实施“研产融合科技攻关赋能计划”项目,创新性构建行政总指挥和技术总工程师“两总”系统、实行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双目标”考核,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同时,创新推出“融资租赁+财政贴息”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助力创新主体加速研发能力提升和产品应用推广;优化省级联合科研基金出资比例,省财政与第三方出资比例从1∶3提升至不低于1∶4,持续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

强科技行动实施以来,省财政统筹安排7.1亿元靶向支持在甘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和企业创新联合体技术攻关,全省财政科技支出从2022年的47.6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9.2亿元,年均增长20.5%,在全省各类财政支出中增幅第一。(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