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横店,是中国“影视基地”的代名词和集散地。要找拍摄场景,做一场“明星梦”,这里是很多影视人的不二选择。但随着手机里一部部微短剧的播出,河南郑州成为这条新赛道上杀出的黑马之一,也被戏称为“竖店”。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人,超过同期外卖5.92亿人的用户规模。在“看短剧比点外卖人都多”的新风口里,郑州凭借每天开机超100部短剧的能力,拿下微短剧2024年拍摄数量全国第二名。

▲聚美航空港竖屏电影基地内的医院造景
01
“灯光村”与“投流公司”
——————
从2023年出圈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到最近总播放量超40亿的现象级短剧《盛夏芬德拉》,微短剧的发展速度惊人。《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攀升至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收入,预计今年将达634.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微短剧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三大环节:上游以IP资源为核心进行内容创作,其中阅文集团、中文在线等数字文学平台占主导地位;中游以短剧的拍摄制作为主,郑州以微短剧承制方热力值34亿,高居全国第2位;下游则以短视频平台分发为主,主要集中于抖音、快手等平台。
郑州搭上了微短剧爆火的“流量快车”。截至2024年年底,郑州市微短剧制作企业已达820多家,同比增长29.3%;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7.4%,达23亿元。其中,19家企业市场规模达到千万元以上,3家企业市场规模过亿。
郑州之所以能承制大量短剧,抢滩行业中游链条,记者采访多名短剧从业者发现,答案都指向了许昌“灯光村”。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影视剧组使用的灯光设备、专业的灯光摄影师,几乎都来自许昌。”影视行业从业十余年的制片人吴先生说。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约八成灯光师来自许昌鄢陵县张桥镇张北村,该村也因从业者密集被称为“灯光村”。
吴先生说,许昌堪称我国影视行业灯光设备的聚集地,无形中让当地形成了一批专业灯光师,进而激发了许昌乃至省会郑州在过去诞生了为数众多的广告、婚庆以及影视后期制作公司,为郑州冲入微短剧赛道储备了先天力量。
郑州微短剧协会秘书长张云龙则认为,郑州之所以有先发优势,还因为当地在过去从事信息流投放的小公司、小团队众多。这些团队过去大多接拍广告,并进行目标客户精准推送,有着拍摄和制作经验。后期,随着“爽文小说”走红,这些团队开始转型,尝试将“爽文”最精彩的部分拍成短视频,在潜移默化中抢占了短剧市场先机。
另一名微短剧总制片人晴晴同样告诉记者,其所在公司如今已是郑州头部微短剧承制企业之一,此前公司的主营业务便是广告制作、投放信息流等业务。到2022年底,依托当地丰富的摄影摄像、灯光师等人才资源,公司成功转型做起短视频拍摄。这位制片人指出,因为先天条件,郑州更能在短剧市场中游链条占据一席之地。
02
“竖店”如何弯道超车
——————
除了“灯光村”孕育出的制作公司储备,低成本拍摄制作、高效率统筹协调,各类现代剧场景建成,是郑州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
①7天可拍一部短剧
“这一秒在拍总裁豪宅,下一秒就能去拍医院看病,再下一秒又瞬移到总裁办公室。”这是晴晴对郑州诸多影视基地的形容。她向记者介绍,一部短剧的拍摄时间多为7至10天,能快速协调和切换拍摄场景就成了短剧承制的必然要求。

▲聚美航空港竖屏电影基地 杨雨奇/摄
10月24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郑州新郑机场附近的“聚美航空港竖屏电影基地”。该基地由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投资近15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近17000平方米,于2024年7月投入使用。目前,该基地已经搭建起如家庭、医院、办公室、法院、宴会厅等20多个拍摄场景,剧组在现场可进行一站式拍摄。
记者以咨询者身份从基地一名办公人员处了解到,该基地目前日均可接待约14个剧组,场地租借按天收费,部分热门场景需提前一周预约使用。
同样的火爆也出现在郑州金水区的“大志影视基地”。该基地一名负责人向红星新闻介绍称,大志影视文化产业园项目共分为3期建设,计划总投资3-5亿元。
其中1期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以3000万元总投资,打造了一万平米近50个室内实景,场景涉及国风大堂及会所、工业风别墅,现代医院,地铁站,公安局、中式四合院等。该基地负责人称,试营业期间,基地已吸引不少来自全国的短剧团队来郑拍摄,累计接待300多个剧组,单日最高容纳了12个剧组同时拍摄,预计到下半年基地单日接待能力将突破15个剧组。

▲大志影视基地 杨雨奇/摄
从2022年入行至今,晴晴已成长为短剧总制片,参与了上百部短剧制作,这让她对郑州短剧基地的高效性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3年前郑州还没有这样成熟的基地,拍一部短剧如要用到医院、咖啡厅、宴会厅等场景,制片人就得去现场沟通,协调失败剧组就无法开工。”晴晴说。
目前,“聚美航空港竖屏电影基地”凭借影视全生态服务链的优势,已成为河南省微短剧产出最多、置景质量最优、服务最完善的拍摄基地之一。自运营以来,该基地已累计拍摄超700部短剧,吸引30余家版权、制作、发行企业及10余家配套服务公司落户,形成了从创作到发行的完整产业闭环。
除了上述两家基地,郑州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短剧基地还包括新郑木马影视基地等十几家。同时,郑州还不断整合闲置资源,在航空港区等地建立起微短剧拍摄基地,并且开放CBD等百余处外景资源,提供“场景清单”供剧组一键调用。
②“十分钟生态圈”
除了场景切换的便利性,晴晴还告诉记者,短剧基地也可帮剧组找群演、专业人士,提供拍摄设备、服化道具等。依托基地协调,加上郑州短剧产业集群效应,可实现短剧拍摄“十分钟生态圈”,即10分钟内找到场地、灯光摄影、专业设备,1小时内即可调拨百套服装……

▲招募群演的消息
在晴晴看来,这极大促成了更多小规模短剧制作团队的迅速发展:“可以说即便是一个新成立的短剧剧组,只要有主演、有剧本,通过基地就能凑齐专业设备,找到影视专业人员,很快就能开拍。”晴晴说,很多新成立的小公司往往没有自己的专业团队,通过基地协调,也能快速凑出一个专业的短剧剧组来。
红星新闻记者以咨询者身份询问基地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对方也介绍称,降低制作方的拍摄成本、提高拍摄效率,本就是基地建设的题中之义。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为避免剧组拍摄不同场景时遇到转场问题,基地在场景设置上有诸多人性化设计。如构建一处医院场景,就得配套设置病房、手术室等多个场景;构建办公室环境,除了配置办公桌和假电脑,还同步设置了总裁办公室、会议室等多个配套场景。
③闲置商场、家居卖场低成本改造
郑州短剧市场所形成的影视全生态服务链,在提高短剧拍摄效益、降低小剧组拍摄门槛的同时,也极大缩减了拍摄成本。晴晴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郑州大部分基地每日使用费都只需几千元,相比于过去成本节省了许多。
晴晴表示,大部分短剧投入成本都在百万元以内,且多数控制在50万元左右,相比中长剧动辄千万甚至过亿的投资,短剧剧组更多追求的是剧本的吸金,而非场地、服化道具的精良,所以“横店以其精美的场地构建,吸引着大成本剧组,而郑州则以短频快的效率,吸引低成本的短剧剧组进入”。
数据显示,目前郑州日均开机约100部,单剧完成周期仅7~15天,每分钟成本控制在2500元以内,综合成本比浙江金华(横店)等其他城市低10%~20%。
如何实现“降本增效”?背后很大原因在于基地改建自废旧厂房,在激活存量资产的同时,也节省了建造成本。
今年7月郑州市发布的《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就明确要求加快打造微短剧产业基地(园区),各区县(市)政府因地制宜,利用辖区内古建旧厂、闲置楼宇等场所,培育出至少一个5000平方米以上功能完善的微短剧拍摄基地(园区),提升微短剧拍摄一站式服务功能。
红星新闻记者在郑州走访过程中发现,“聚美航空港竖屏电影基地”便是由一处闲置商场改造而成;郑州荥阳的恒大养生谷项目中,长期闲置的售楼处如今也改建为短剧场地,每日租金甚至可达五千元。
位于郑州金水区的一处老牌家居卖场凤凰城,转型为短剧影视基地,则是其中一个更为典型的案例。记者在该基地看到,原本冷清的家具商城,如今已被改造成多种拍摄场景,吸引众多短剧制作公司入驻。场地租赁价格从每天两千元到五千元不等,远高于普通商业租赁价格。
激活存量资产不仅能降低建设成本,也让郑州短剧基地相比横店等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郑州微短剧协会秘书长张云龙解释称,横店影视基地多以古装、年代剧拍摄为主,而郑州因为改建废旧厂房和家具卖场,这让影视基地多了“霸总豪宅”等现代化场景,其差异化让更多拍摄现代剧的剧组首选郑州。
03
“竖店”为郑州带来什么
——————
①就业新机遇,豫剧演员、大学生都来了
10月24日下午,47岁的张阿姨坐在“聚美航空港竖屏电影基地”大厅里,等待剧组通知她上场拍摄。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是一名豫剧演员,随着短剧的火爆,其所在豫剧团已有不少中年演员开始转型参演短剧。在朋友带动下,想要体验拍电影的张阿姨,也在今年10月正式走入了这条新赛道。
现年67岁的王先生,也同样坐在大厅里熟悉剧本台词,为出演短剧里女二号的父亲做准备。王先生说,自己参演短剧已有大半年时间:“过去做群演,后来能说几句台词,现在都能拍1个小时了。”王先生表示,他参演短剧的收入,已从过去做群演每天100元左右,涨到了现在500元左右。
记者在走访中,多名剧组内人士透露,在郑州,一部短剧主角的平均日薪约为2000元,有知名度的主演日薪在几万元以上;对于中老年群体,若能流畅讲普通话且有表演基础,日薪也能在千元左右。一名导演告诉记者:“当下中老年短剧演员缺口较大,如果能说普通话,形象气质好,有一定表演经验,日薪甚至能超过普通配角。”
短剧同样吸引着更多年轻演员来到郑州。一名现年23岁的短剧女演员,此前曾在横店、北京等多地做过群演,今年她选择来到郑州发展:“这里短剧开机量大,一部戏拍完第二天就能接到新戏。”而更低的租房价格和物价水平,也同样是她选择在郑州拍短剧的原因。
不少学生群体,也将短剧作为兼职的选择。记者注意到,影视基地里,有表演专业的大学生为了实践进入剧组,也有非表演专业的学生为了赚生活费,到这里等待群演机会。
短剧市场带动的就业不仅是演员。《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微短剧已创造约64.7万个就业岗位。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到,如郑州一家头部公司“天桥短剧”,每月可带动上下游就业约15万人次,单月带动消费3000万元;另一家头部短剧公司“乐不可吱”总人数达300余人。
作为总制片的晴晴也告诉记者:“比如每个剧组都需要的场务人员,都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帮着在现场干一些杂活,一天就能挣到200至300元。专业的摄影师、灯光师等,日薪也大多在2000元左右。”
今年6月计算机专业刚毕业的小陈,就从云南来到郑州,并在大志影视基地找到影视道具管理类的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每月收入大约有5000元,基地周边租房每月仅需400元,抛开吃住每月能存下近3000元。
②辐射周边经济,带动豪车租赁产业
大志影视基地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黄岗庙村。基地建成后,黄岗庙村也随之热闹起来,不少村民将村里的小卖部挪到了基地外,也有村民在基地外撑起了小吃摊。

▲大志影视基地外的小卖部
黄岗庙村村民李阿姨,就在今年6月把自家小卖部开到了基地外。为了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李阿姨特意花3千多元购买了一台咖啡机,并自学煮咖啡手艺。如今,店里10元一杯的美式咖啡每个月能卖出上百杯。
影视基地的建成也在不同程度带动经济发展。大志基地负责人在采访中也提到,基地全部投产入驻后,预计产业园整体年营收或超10亿元,税收不低于5000万元/年。同时也将带动新增就业不低于2000人。
记者在走访黄岗庙村期间也注意到,剧组走进村民家中拍摄,也能为村民带来额外收益。一名黄岗庙村村民告诉红星新闻,因其家中有4层楼,装修风格现代化,地下室还有台球桌,所以此前有剧组到家拍摄。按小时计算,拍摄一下午她能拿到约400元报酬。

▲黄岗庙村一处对外招租的自建房
短剧带火的经济效益不只流向各个影视基地。记者注意到,在郑州,过去用于商务团建的别墅,眼下也正变得供不应求。记者随机咨询一处位于郑州新郑市龙湖镇的1000平方米的现代风别墅,单日租金为4000元,要预约使用则需等到一周后。该别墅经营者介绍,过去别墅大多用于公司团建、家庭旅游出租,但从今年5月开始,别墅几乎每天都被用于短剧拍摄,“基本天天爆满,全是来拍短剧的。”
此外,郑州当地豪车租赁市场也在今年变得火热。记者咨询郑州多家租车公司了解到,尤其在今年,当地租车市场已由过去主营婚车租赁变为短剧租赁。位于郑州二七区的一家租车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对外出租劳斯莱斯等豪车的订单比去年上半年多了约3成,大部分订单都来自短剧拍摄。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