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三无”AI短剧登场,谁在批量制造“戏精”

来源/ 壹零社 作者/ 作者:李严 时间/2025-10-31 13:32:04

油画中隐藏着秘密,数字演员在东南亚芭图市展开探案,这一切都不是真人实拍——国产首部AIGC悬疑探案短剧《致命油画》的全AI制作模式,正掀起影视行业的一场革命。

01

全AI制作的“三无”实验

“无真人出演、无实景拍摄、无动作捕捉。”国产首部AIGC悬疑探案短剧《致命油画》于2025年9月底正式上线,开启了AI短剧的新篇章。

制作团队通过AI工具将不同艺术风格巧妙融合,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剧中的画作不仅是视觉奇观,更是推动剧情、隐喻人物命运的关键。创作团队在构思时参考了多幅世界名画和雕塑,如油画《血赎》借鉴了罗丹作品《地狱之门》的元素。这些AI生成的画作引发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深层思考,展现了技术在创意表达上的潜力。

IMG_256

《致命油画》成为国产首部AIGC悬疑探案短剧

《致命油画》的成功实践验证了AIGC在短剧赛道的无限可能性,随着AIGC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影视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内容生产的方式。AI演员不再只是工具,而是核心数字资产。这些角色不仅是剧集载体,更是可复用、可增值的基石,为打造“艺术+悬疑”短剧宇宙提供了基础。

02

正批量制造“戏精”的AI短剧

《致命油画》并非个案,2025年以来,像《新世界加载中》《兴安岭诡事》这样全网曝光超10亿次的AI短剧作品正层出不穷,AI短剧的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从脚本创作到文生图、文生视频,AI可以贯穿微短剧创作的全部过程,传统影视制作中烦琐的环节被极大简化,甚至消失。

《兴安岭诡事》作为国内首部直接进行商业化运作的AIGC短剧,其90%的戏份发生在兴安岭。导演丁宽直言:“如果要去林海雪原实拍,造价非常高,危险系数很大。”而AI技术则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将“最烦琐、烧钱以及最危险的工作”取代了。

IMG_257

AIGC推动AI短剧市场快速崛起

效率提升的具体数据令人震撼。《白狐》制作团队仅四人,依靠ChatGPT快速生成剧本,通过AI工具创造视听画面,将传统模式下需要三个月的制作周期压缩至两周,每分钟的制作成本从数万元降至万元以内。《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导演陈坤也透露,AI让短剧的制作周期从通常的3-6个月缩短到了2个月,成本仅为传统制作的四分之一。

持续涌现爆款的同时,AI短剧在2025年的商业化验证已完成从0到1的突破,真金白银的收入让这一赛道真正开始逼近产业化的临界点。

在海外,井英科技制作的AI短剧爆款《After Divorce: My Five Brothers Paved My Way to the Billionaire Throne》上线后即登上剧查查的海外短剧票房排行周榜,并产生收入。国内首部付费AI短剧《兴安岭诡事》上线不到21小时,播放量即破千万,目前累计播放量5613.3万,抖音原生端收益超过30万,账号涨粉10万+。

IMG_258

业内人士认为AI短剧正在以“野蛮人”的姿态闯入短剧赛道,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井喷式发展。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4.4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千亿元。目前已有超10家A股公司布局AI短剧赛道,包括昆仑万维、华谊兄弟等头部企业。

与此同时,平台方纷纷加码布局。抖音、即梦推出“AIGC短剧联合招募计划”,招募海报附带的微信群迅速满员,从业者热情高涨。快手、百度等互联网大厂也纷纷投入资源,寻求新的增长曲线。TVB推出首部100%AI短剧,标志着传统影视巨头正式进军这一领域。

03

从技术到内容的突破

AI短剧的崛起本质上是视频生成技术成熟的必然结果,自OpenAI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以来,国内平台快速跟进,快手推出可灵AI,抖音发布即梦AI,将视频生成门槛从专业团队降至普通创作者。这些工具支持文生视频、多镜头生成、智能对口型等功能,使单集制作成本降低70%,周期从数月压缩至数天。

典型案例包括博纳影业与即梦AI合作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作为国内首部AIGC连续性叙事科幻短剧,在抖音播放量超5600万;快手推出的《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月播放量达5244万,开创了奇幻题材的新表达方式。AI短剧在题材选择上呈现明显特色。

IMG_259

玄幻、科幻、奇幻题材占比突出,因其视觉奇观效果更容易吸引观众。《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将古蜀文明与未来科技结合,《霸总雪纳瑞爱上我》等萌宠题材短剧也广受欢迎。国际市场上,《Echo Hunter》采用“真人+AI”模式,展现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新趋势。

有意思的是短剧叙事方式也在发生变革,AI短剧从初期的“视觉猎奇”逐步转向“制作精良、叙事完整”的新阶段。内容生产正回归叙事核心,注重人物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致命油画》以“艺术+悬疑”为特色,设置多层次人物困局,剧情多重反转,体现了AI在复杂叙事中的掌控能力。 

04

点评从工具革命到生态革命

AI短剧的未来发展路径已经清晰可见。技术层面,AI正从工具演变为核心引擎,全面重塑短剧生态。创壹科技首席科技官姚顺宇认为:“AI时代实现了内容平权,让每个人的故事都有被看见的可能。”这一趋势正在推动短剧创作的大众化。越来越多普通人借助AI工具在微短剧行业放飞想象力,完成短剧创作。

据SynVision预测,到2027年全球AI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12。这个数字背后不仅是商业价值的膨胀,更预示着人机协作创作将成为内容产业的新常态。那些率先构建开放生态、实现技术标准化并解决版权痛点的平台,终将在重塑的文化生产秩序中掌握话语权。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