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十四五”定西经济运行量质齐升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31 13:31:02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10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定西专场。五年来,定西市经济运行实现量质齐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500亿、600亿、700亿元大关,从2020年的441.4亿元增至2024年的737.1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80亿元,正奋力谱写着追赶进位、全域提质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围绕“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关键指标增速稳居全省中上”目标,定西市创新开展“五比五看”行动,通过比增长看变化、比攻坚看效果、比产业看收入、比安全看稳定、比团结看作风,引导全市上下同心同向、群策群力,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进位、全省争先。

立足资源禀赋,定西市坚持强工业、兴产业,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陇中工业集聚区。该市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统筹本土企业扶持与精准招商“两手发力”,一体推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4年保持全省中上水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8个月两位数增长,工业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9%提升至13%。

项目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定西市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健全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清单管理“三位一体”机制,五年来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483个、完成投资351亿元,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索通年产30万吨铝用炭材料等179个项目建成投产。通过“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三一重能、华润三九、扬子江药业等知名企业落户,注入发展新动能。

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定西市因地制宜打造10条重点产业链和8大产业集群。中医药加工、有色冶金及加工产业成长为百亿级产业链,新型建材、新能源产业迈入50亿级行列,陇西县中药产业集群获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作为“药都薯乡”,定西市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活力强劲。中医药领域,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提升至84.8%;中医药加工规上企业达76户,较2020年增加47户,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马铃薯产业向全产业链高地迈进,原原种生产能力从10亿粒增至18亿粒,产品拓展至薯条、薯片、宽粉等多元品类,“定西宽粉”成为爆款,产能达30万吨、产值突破50亿元。两大产业成为战略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夯实。水利方面,新建水厂5座、管网调蓄池307座(总蓄水量513万立方米),实施引洮灌区现代化改造等28个项目,建成灌区26.3万亩,解决北部5县区资源性缺水问题。交通方面,陇漳、定临、通定3条地方高速通车,实现了“县县通高速”;G247会宁至通渭段等8条省道投用,高铁与高速网贯通全境。生态方面,实施“绿满陇中”行动,累计造林封育248万亩,治理退化草原78.56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18平方公里,完成了“十四五”减排目标。

民生福祉领域成果丰硕。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82.8%:教育方面,新建学校45所,新增城区学位4.51万个,省级示范性高中县区全覆盖,定西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医疗方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推行检查结果互认、“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便民措施,常见病县域内就诊率97.9%,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67.5%。

定西市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以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为核心,践行“进了定西门、就是一家人”服务理念,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制度,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通过建立完善“比、看”机制,引导各级各部门在全省比成绩、比位次,在市内比贡献、比变化,激发干部群众干劲,形成了精神振奋、步伐坚定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