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下凡”兼“带资”闯入短剧赛道,明星们都在下一盘大棋?

来源/ 时光网 作者/ 作者:keva 时间/2025-10-30 17:56:56

明星演员入局短剧赛道的消息时常登上热搜。

“果郡王”李东学转战短剧赛道,以出品人的身份推出短剧《怒刺》;娄艺潇在《我为将军披战袍》《套现人生》《三秒预见你》等短剧中以演员的身份出现,同时成立了一个专门孵化短剧的厂牌——兔兔熊;

此前,李若彤在《午后玫瑰》中既是主演,也是监制;倪虹洁同样在《夫妻的春节》身兼这两个职位......明星演员与短剧行业的互动当中,一个清晰趋势正在显现,他们不仅仅是寻求新的展示平台,且越来越热衷成为短剧的“舵手”。

IMG_256

在影视资源向头部集中的当下,大量演员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与其说从业者们跨界短剧领域是“降维打击”,不如说是“顺势而为”。

多位短剧从业者向时光网透露,不仅是演员,过往不少拍电影或长剧的导演、编剧或其他幕后人员都纷纷转型至短剧赛道。明星演员入局短剧赛道会有一定优势,不仅会获得更高的番位和片酬。他们“带资进组”的话,还能参与项目的利润分成。利润分成加上短剧播出带来的商业增量,实际收益或远超单一片酬的价码。

IMG_257

明星入局拍短剧

带资进组、撬动流量,收益或不止片酬

电影、长剧、短剧这三种不同表现形态的作品中,观众往往认为电影审美“更高级”,甚至会用“电影感”来夸赞一部长剧的品质在线。反观很多短剧在大众印象当中,则是“土味审美”的代名词,因此明星演员入局短剧赛道时,外界常常会伴有“降咖”或“下凡”等评价。

“老牌影后”刘晓庆、“小龙女”李若彤、凭借《爱情公寓》走红的娄艺潇、参演过《天龙八部》《魔幻手机》等多部爆款的舒畅等明星演员纷纷闯入短剧赛道。

但资深影视从业者布鲁布鲁西西娅直言,“下凡”这个词不该用在他们身上。“比如杨幂、赵丽颖、赵露思等当红演员拍短剧,可以称之为‘下凡’。

当下在电影或和长剧领域不具备市场号召力的腰部演员入局短剧赛道,更多是依靠曾经的角色红利来盘活自身的商业价值。”

IMG_258

布鲁布鲁西西娅此前有过长剧的从业经历,为了适应影视行业环境的变化,早于2020年前后开始进入短剧行业,见证着短剧野蛮生长至相对成熟的阶段。她分析表示,很多有爆款代表作或者爆红角色红利的腰部演员,如今在长剧市场已经“不吃香了”,对这部分演员来说,进入短剧行业是错位竞争,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首先是番位的提升。腰部演员在长剧中往往只能演配角,在演员表里排在三番或四番,但在短剧里,他们往往能演男一号和女一号,过往的名气成为了他们提升番位的重要筹码。

其次是收益的提升。长剧拍摄需要3-6个月,饰演配角的腰部演员片酬通常按集或按打包价计算,可达数十万甚至百万;短剧拍摄周期多为7-15 天,多采取“日薪制”。

多位短剧从业者向时光网透露,“短剧演员”日薪报价可以高达2万。稍微是“熟面孔”的明星出演短剧,片酬会较普通短剧演员有10%-30%的溢价。不过因为短剧整体预算较低,溢价幅度不会太高,整体片酬或远低于他们出演长剧的价格,但胜在上线周期短,作品红利很快就能兑现。

一部长剧从拍摄到上线需要1-2年,但一部短剧从拍摄到上线只需要1-2个月。对于入局短剧的明星而言,片酬只是收益的一部分。

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短剧曝光撬动流量,带动直播带货或广告商单收益。“类似于MCN的玩法。短剧的长尾效应可能会给演员带来更多的商单,每条商单报价30-50万,也相当于一部短剧的片酬了。”布鲁布鲁西西娅解释道。

多位短剧从业者坦言,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入局短剧多数是“带资进组”,甚至成为了“资本本身”。比如娄艺潇近期成立了一个专门孵化短剧的厂牌“兔兔熊”,解锁了短剧出品人的身份。“果郡王”李东学也作为出品人参与创作短剧《怒刺》。

据了解,除了真金白银投资,明星演员也可以将片酬兑换成股份,从而拥有更高的项目话语权,同时获得利润分红等权益。

此外,区别于长剧拍完之后得等1到2年才上线,期间要承担市场变化以及艺人塌房等风险,1到2个月即可上线的短剧投资回报相对稳定。

IMG_259

娄艺潇发长文宣布进军短剧界

IMG_260

明星演短剧自带表演优势

连轴转需适应“赚辛苦钱”的节奏

除腰部演员外,短剧赛道也吸引了不少头部明星加入。

例如,今年凭《长夜将尽》斩获上海电影节影后殊荣的万茜,其主演的短剧《朱雀堂》已经上线;霍建华与黄宗泽联袂出演的警匪题材短剧《搏忆》亦已推出。

不缺戏约的头部艺人入局短剧,背后逻辑有所不同。布鲁布鲁西西娅指出,“一线明星参演短剧的动机,与许多二线演员主要瞄准‘经济回报’并不完全一致。”

一方面,各大流媒体平台纷纷加码短剧布局,需要标杆作品来强化其精品化定位。部分平台已将原本用于长剧的预算,调拨10%-20%投入精品短剧品牌。

万茜主演的《朱雀堂》总成本超4000万元,相较于大部分短剧数十万至数百万的预算,无疑是天花板级别的投资。该剧最初计划改编为长剧,即使后来尝试“长剧短做”,制作标准仍向长剧看齐。播出反响不俗后,续作已在筹备。一线明星出演的多为这类树立行业标杆的精品短剧。

IMG_261

另一方面,头部演员愿意接拍短剧,也可能与其所属公司与平台间的合作有关。有的是项目打包合作,有的是友情助阵,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一线明星希望挑战新领域、拓展表演边界。

霍建华在警匪题材短剧《搏忆》中饰演一名缉毒警察,他坦言不觉得有所谓的长剧和短剧之分,选戏标准只会看合作的导演、演员以及剧本。

《搏忆》导演是曾凭借《无间道》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的彭发(《童眼》《无声火》),演员包括黄宗泽和阚清子,班底俨然是优质配置。对于霍建华来说,“喜欢就去演了,只要剧集精彩,让观众看得热血就可以。”

IMG_262

近年长剧开机率下降,曾担任《好运家》等多部长剧制片人的内谷也主力转向了短剧制作,现任芭芙点满CEO。

过往她合作过张小斐和佟大为等知名艺人,在短剧领域也先后合作过多位大大小小的演员,她指出,明星演员即便在短剧中,角色塑造力依然突出,表演层次与质感明显优于一般演员。

谈及接连出演了《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天降福星》两部短剧的刘晓庆,内谷赞其表演贴合短剧节奏,“不是浮于表面的演法。而是贴合了短剧的表演方式。”内谷坦言自己可能对刘晓庆有滤镜,“觉得她演得很好。”

她同时点赞了舒畅在短剧中的表演,直言短剧爆款IP《乡下真千金,竟是老祖宗》影视化后衍生出多个版本,而舒畅在《凤栖今朝》的版本中展现出了不同的气质。

IMG_263

多位短剧从业者认为,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明星效应都能为短剧带来热度,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明星演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都远超短剧行业的需求。

只是相较长剧,按天为单位拍摄的短剧拍摄往往节奏更快,以至于明星也要连续高强度工作。比如每天连续拍10-14个小时是常事,且需要在疲惫状态下的仍表现出高情绪张力,适应“赚辛苦钱”的工作节奏。

IMG_264

明星入局短剧或成趋势

演员选择从来都是流动的

近日根据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报告表示,2025年全球微短剧收入预计将达到110 亿美元(约合780.5亿元人民币)。得益于庞大的观众规模和移动观看趋势,中国市场贡献了 83%的总收入。

相较电影和剧集市场不断刮起凉风,短剧市场的活力或将令明星入局成为趋势。

“内地艺人不像 TVB艺人,后者多将演戏视为一份普通职业,即便不做演员也能接受其他工作,比如去卖保险。如果明星演员想继续维持高水准生活,那么一定需要寻求新的变现方式。”短剧制片人内谷分析,与一众明星涌入直播赛道类似,短剧也将成为艺人的流量入口。

内谷透露,目前短剧是否选用明星演员,主要取决于投资方诉求与项目的变现模式。从适配度来说,如果明星演员与普通演员都适合某一个短剧角色,那么即便明星片酬有一定溢价,仍可能因其自带的宣传效应而被优先考虑,“毕竟在营销上能节省不少成本。”

IMG_265

明星演员入局短剧自带一定优势,未来明星导演、明星公司进场也可能是正常现象。布鲁布鲁西西娅提到,如今影视公司投资预算收紧,以往一年的预算能开三部戏,现在可能仅能支撑一部,然后剩下几百万的流动资金,不足以支撑大项目,所以影视公司可能会把这几百万资金拆分投资5-7个短剧项目,再匹配腰部艺人,“一旦押中爆款,收益更具有确定性。” 

短剧的成本弹性大、播出确定性高、盈利周期短,这也成为吸引大量从业者跨界的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明星演员“下沉”短剧赛道,表现优异的短剧演员也在向长剧领域进阶。例如郭宇欣凭借短剧《盛夏芬德拉》中的白清枚一角圈粉后,便传出将搭档丞磊、徐若晗出演民国长剧《玉簟秋》。

影视行业之间的演员选择,从来都是流动的。演过短剧后,明星还有机会回归长剧或电影赛道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回归与否,全看这部作品的商业价值是否因为选择他们而变大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