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从《太奶3》爆款制造,到霸榜海外市场,“青岛造”微短剧“出圈”

来源/ 青报观象山 作者/ 作者:米荆玉 时间/2025-10-30 17:56:18

近期,听花岛出品《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3》(以下简称《太奶3》)成为微短剧领域爆款。

该剧单日红果热度创下2.01亿佳绩,凭借新颖的设定、高密度的爽感剧情赢得观众的追捧。

该剧在青岛的实景片场完成拍摄,对青岛来说,这一热门爆款的涌现,无疑会进一步扩大青岛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引入更多短剧新项目,带动置景、群演等链条同步发展,促成微短剧行业迅速成熟。

IMG_256

今年,青岛拍摄、青岛承制、青岛出品的微短剧不断传来好消息:

位于藏马山的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在年代戏、都市戏、红色剧领域全面出击,尤其在出海剧领域大展身手,截至10月已拍摄30余部出海剧;

海好(青岛)实景片场发挥毗邻东方影都的优势,落地《太奶3》为代表的爆款项目;

市北区汇聚古麦嘉禾、旗鱼科技、杠上开花等青岛微短剧企业,成为“青岛出品”的核心区;

新兴势力突破题材限制,全诚时代出品的《机器人女友爱丽丝》打开科幻微短剧的大门,青岛影视高校在AI漫剧领域大胆探索,着力于新技术对微短剧的升级。

01

出海赛道,短剧征途

截至10月底,位于青岛的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已拍摄163部微短剧,其中出海剧30余部,《Don't mess with billionaire's parents》等作品相继登上播放榜单,成为备受海外观众追捧的热剧。

IMG_257

2025年是出海短剧的爆发之年。一季度,全球短剧应用的内购收入接近7亿美元,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近4倍。出海剧投资少、落地易、回款周期短、商业模式灵活的特点让头部公司纷纷投入赛道。

“我们新上映的出海剧已排到排行榜第9名,还有一部旅行主题的出海剧一直在播映榜单上,非常受国外观众欢迎。”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出海剧领域,我们跟番茄、麦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青岛其实挺适合拍海外剧的,而且爆款率很高。海外剧对整体景观质量要求比较高,我们基地包括游艇、星光岛等外景,有两栋拍摄用的别墅,红树林度假区的哥特式建筑也很受欢迎。”

位于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海好(青岛)实景片场同样瞄准“出海剧赛道”。

负责人表示:“我们从3月至今拍了20多部出海剧、160余部微短剧。总体来说,片场的建筑、置景和外立面比较符合出海剧的要求。”

IMG_258

青岛吸引诸多微短剧剧组前来选景拍摄。

一位资深制作人告诉记者,“其实,出海剧很多翻拍国内的爆款剧,像是车神题材、八角笼拳击题材等,都是国内、国外市场都认可的品类。”

出海剧最大的难点在于演员。“出海剧需要从海外调拨男一号、女一号。海外演员往往不可控,更换演员的事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出海剧的摄制量逐渐提升,如何构建海外演员进出青岛的方便通路是微短剧行业的迫切需求。

02

题材破圈,百花齐放

《太奶3》系列微短剧爆红,让业界看到了“题材创新”的重要性。

10月底,由青岛瀚美星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品的12集微短剧《熊猫与你,滚滚而来!》在优酷全网播出,在动物题材领域成功落子。

古麦嘉禾出品的《那一年春节,他们是在战斗中度过的》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目录”之后,以《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为代表的红色题材主旋律微短剧也成为新热点。

青岛全诚时代影视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女友爱丽丝》将科幻与微短剧结合,为“科幻影视”的青岛呈现探索出新途径。

随着微短剧拍摄量能释放,从藏马山、东方影都到市北区相继形成多个微短剧拍摄中心,600余家微短剧公司、超过两万名群众演员、8000人左右的特约演员构成青岛拍摄微短剧的“主力”。

IMG_259

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一部S级微短剧成本可能在80万-100万,A级制作50万左右,总体制作水准越来越精良。一部A级剧一般一周左右拍完,而S级剧需要拍摄11天。市场火热,我们去年一直拍到腊月过小年才休息,今年估计也差不多。”

03

千亿赛道,AI创新

按照行业估算,微短剧行业将在2027年达到1000亿规模。随着行业竞争加剧,部分制作团队已经开始往AI方向寻找机会。

一位青岛籍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正在组建团队,探索AI短剧的新路径。

“你看杭州的项氏兄弟原来是网大的头部团队,现在已经改行做AI短剧了。以野山林猎人为主角的‘东北诡事录’系列采用AI制作,在平台上的收益不错。”

这位导演说,“AI的投拍比收益十分亮眼,几万的投入、几十万的收益,AI生图取代了人力剪辑。尽管目前还没解决掉‘去掉AI味’的难题,但观众的接受度已经很高。”

在10月落幕的第8届香港国际青年电影节上,来自青岛城市学院的导演李佳辉凭借《东方采真·云和童话》获得AIGC单元最佳影片奖,青岛电影人在AI拍摄领域已崭露头角。

IMG_260

AI技术使得“输入剧本——输出成片”成为现实。然而, AI的进化速度也给从业者带来了“幸福”的烦恼。一位导演调侃道:“我做60集短剧,做到30集的时候AI工具又进化了,生图技术大幅度提高,我已经做好的30集又没法推倒重做。” 

青岛发展微短剧产业,前景如何?

在承制方看来,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属于全流程制作,能一站式解决从场地到人员、器材、吃住行的配套,积累了从现代剧、爱情剧、出海剧等多类型制作经验。

在技术团队看来,青岛作为电影工业化重镇在影视虚拍、AI影视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未来在AI短剧方向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进入行业正向循环之前,微短剧从商业模式、内容生产、人才体系到技术标准都亟待构建成熟,也让业界对青岛微短剧的发展充满信心。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