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无人机飞播护绿 民乐县科技赋能“三北”工程提质增效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5-10-28 17:24:18

无人机操作员正在试飞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王鹏 李浩荣)近日,在甘肃省民乐县“三北”工程生态治理项目区,多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操作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有序完成播种、喷药、生态监测等作业。科技的“翅膀”正为当地生态治理注入新活力,推动“三北”工程建设提质增效。

“以前靠人背肩扛,一天最多种2亩地;现在无人机上阵,一天就能完成上百亩,效率是人工的30倍!”参与工程建设的农户李建国的感慨,道出了科技带来的改变。据民乐县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自引入无人机作业以来,当地不仅显著降低了生态治理成本,更让治理成效实现质的提升。

无人机正在进行空中施肥作业

作为“三北”工程建设重点区域,民乐县近年来聚焦地形复杂、人工作业效率低等治理难题,积极探索“生态+科技”融合路径。通过引入多旋翼、固定翼等不同类型无人机,组建专业作业团队,将无人机技术规模化应用于荒漠治理、防护林建设等领域。在播种环节,无人机依托GPS精准定位系统,可将草种、灌木种子均匀播撒至指定区域,即便面对陡坡、沙地等复杂地形也能高效作业,彻底解决了传统播种“覆盖率低、成本高”的痛点。

当前,由县瀚青林草公司中标实施的“民乐县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正加速推进。该项目总投资3708万元,建设规模达18.88万亩,涵盖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退化草原修复三大核心任务。目前已在丰乐、洪水、民联等8个乡镇及国有土地,针对鼠虫危害严重、中度退化的草原区域开展作业,累计作业面积达13.72万亩。

无人机正在进行空中施肥作业

“我们严格按照作业设计和技术要求,通过‘无人机施肥+鼠虫害防治’的综合治理方式,有效提高草原植被盖度、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草原生产力。”民乐县瀚青林草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永彪介绍,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促进草原植被生长、强化水源涵养能力,更将对带动绿色富民产业发展、保障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未来,民乐县将进一步深化无人机等智能装备的应用,结合大数据、物联网技术,逐步将其推广至林业巡查、森林防火等领域,以科技力量筑牢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屏障,为“三北”工程高质量推进贡献“民乐力量”。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