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玉玺 韩志兴
秋日清晨的阳光为文县堡子坝镇八字河村的农家书屋镀上暖光,10多个孩子趴在桌边翻阅书籍,张雅蓉盯着航天绘本,小手指在《嫦娥奔月》插图上轻点:“原来月球上全是一圈一圈的坑!”隔壁“童心港湾”里,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在拼图,笑声与书页翻动声交织回荡。这是堡子坝镇16个村级农家书屋日常的一幕,如今它们已从单纯的“借书点”蜕变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近年来,文县跳出传统思维,以“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共建共享模式为抓手,推动文化阵地功能升级。堡子坝镇抢抓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机遇,对农家书屋全面提档升级,硬件设施迭代更新,书籍按“农味”“娃趣”“养老”“乡风”精准分类,《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民法典通俗读》等实用书籍摆满书架,页角早已被翻得卷起波浪。定时开放的书屋不仅满足日常借阅,更成为村民交流学习的乐园。
从“让群众有书读”到“让文化真惠民”,书屋的价值在实践中不断延伸。返乡青年从书架取下《果树修剪秘籍》,指尖停留在“花椒树夏季修剪要点”页。“去年按书里的方法试了试,今年花椒产量明显提高。”而在“农技角”,村民们围着农业书籍争论嫁接技术。
书屋的光芒尤其照亮了乡村的“未来”。每到暑假,这里就变身“第二课堂”,10多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服务队,辅导作业、带娃访古、教做科学小实验,放大镜、指南针成了孩子们的“香饽饽”。“以前娃要么窝家看电视,要么野跑,现在主动背书包去书屋,还会讲书里的故事。”家长的笑容里满是欣慰。
“农家书屋不能是摆设,得起作用。”堡子坝镇党委书记路新杰坦言,“要让书香漫出屋子,融进田间地头。”下一步,文县将整合书屋与“童心港湾”、积分超市等资源,让更多村民在田埂上学技术、在屋檐下悟乡风,让这“文化灯塔”持续照亮乡村振兴的征程。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