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海生 刘华东 祁玉洁
近年来,庆阳市积极融入并创新实践“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将苹果产业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聚焦“品种、品质、品牌”三大关键,持续推进标准化生产,重点实施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改造提升工程,着力构建现代果业发展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与果业营销体系,全面推动苹果产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庆阳苹果”品牌价值已跃升至70.52亿元,标志着该产业正式迈入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庆阳苹果 产销两旺
眼下正值苹果丰收时节,西峰区彭原镇顾咀村的果园里,成片的果树枝头挂满红彤彤的苹果,构成秋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种植户耿立宝介绍:“今年苹果个大色红、品质优良,我种植的260多亩烟富3号、烟富6号苹果,已被客商以每公斤9.6元的价格预订,预计产量超15万公斤,总收入约140万元。”
在庆城县白马铺镇顾旗村,党员示范户俄志立也喜上眉梢:“今年苹果行情好,每公斤卖到10元,早早被客商订光,预计收入超过10万元。”
今年,庆阳市早熟苹果产量达23.3万吨,同比增长37%,销售均价为每公斤8元至10元,较去年提高2元至3元;目前已完成销售18万吨,实现产值12.5亿元。中晚熟苹果产量预计约134.7万吨,均价预计为每公斤8元至9元,其中瑞雪品种价格有望达每公斤14元至18元,较去年增长约15%;截至目前,中晚熟苹果已订购销售33万吨,产值达22.5亿元。
2025年,庆阳市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33万亩,预计总产量158万吨,较去年小幅增长约1.3%;全产业链产值预计为124亿元,同比增长约9.3%。整体来看,庆阳苹果产业呈现“产量稳、价格高、效益升”的良好态势。不过,市场周期波动可能收窄价格涨幅,加之近期连续秋雨可能影响晚熟苹果品质与优果率,需引起重视。
为此,庆阳市果业发展中心正指导各县(区)加强适时采收、科学应对价格波动、抢占市场空窗期,持续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与综合效益。
优化路径 全域布局
在产业布局方面,庆阳市以品种更新、老果园改造为重点,以矮砧密植栽培和绿色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全面提高产量、质量与效益,形成了以董志塬为核心示范带,中南部塬面提质增效区、北部山地辐射带动区协同发展的“一核两区”全域布局。目前,全市6个县(区)被列为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建成69个苹果产业重点乡镇、10个优质晚熟红富士生产基地和25个万亩苹果片带,正全力打造“庆阳苹果”百亿级产业集群。
在质效提升方面,庆阳市推进品种换优、树势培养与精细管理,持续优化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全市每年提质改造果园6万亩以上,加大瑞雪等新优品种推广力度,商品果率已提升至85%以上。
庆阳苹果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历经数十年培育,已成为从业人员最多、覆盖面最广、带动效益最好的乡村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性主导产业。截至2024年底,全市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33万亩,占全省的22.9%、全国的4.5%;产量达156.69万吨,占全省的19.3%、全国的3.2%;全产业链产值实现113.4亿元,一产增加值81.65亿元;人均务果纯收入2273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
强化支撑 推进转型
自2012年起,庆阳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化合作,共建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并组建全国首个市级“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技术研发与推广,持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落地转化,有力推进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型。
2025年,庆阳市果业中心研究制定《智慧果园建设指导意见》,计划建设智慧果园3.4万亩,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同时,依托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在重点乡镇组建65个专业化服务公司(队)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装备等,通过承包、托管等多种形式,提升果园管理质效。
在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庆阳市初步形成以宁县和盛镇、庆城县白马铺镇为中心,集贮藏、商品化处理、交易和信息发布于一体的物流市场2处;成功引育链主企业2家、骨干企业6家,建成自动化分选线15条,商品化处理能力超过90万吨,果品贮藏能力达66.58万吨;全市现有苹果专业合作社376个,入社果农17万户、30万人,果农组织化与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创新模式 打造品牌
产业要发展,产销得打通。庆阳市主推“庆阳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构建起“甘味”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完整品牌体系。围绕“瑞雪单品突围,打造中国苹果新贵”主题,加快“庆阳福地·天赐瑞果”品牌化营销,推动苹果产业从“论吨卖原料”向“论克卖品牌”、从“单一营销”向“品牌营销”、从“单产提质”向“多元融合”转变,全面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
此外,庆阳市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在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拓展高端果品终端市场;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基地直采”“代理配送”及“互联网+一件代发”等直供直营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协同销售,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20多个大中城市。
如今,“庆阳苹果”已荣获中华名果、国家优质苹果金奖、中国优质苹果之乡、甘肃省十大名果等称号,入选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苹果区域品牌,并被列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在2025年8月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庆阳苹果”品牌价值攀升至70.52亿元,位列全国水果单品第11位、甘肃省第1位。庆阳苹果产业已成为富民增收的“黄金产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与庆阳特色产业的“靓丽名片”,为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宝贵的“庆阳方案”。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