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刘延海 通讯员 贾小东 张生琴 马得梅 李晓智
10月23日,平川区迎来了一场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秋季义务植树活动。500余名干部群众齐聚植树现场,他们手持工具,以“植绿护绿”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为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美区”建设添砖加瓦。2万余株文冠果苗在大家的悉心栽种下,稳稳地扎根于平川大地,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植树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干部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挥锹铲土、扶苗填坑、踩实浇水,每一个环节都认真细致、一丝不苟。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汗水顺着脸颊流淌了下来,但大家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坚定和喜悦。
此次植树活动以文冠果标准化种植基地集中栽种为核心抓手,巧妙地将生态增绿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文冠果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其果实还可用于榨油、制作茶饮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平川区兴平路街道阳光社区干部刘双元感慨道:“今天的植树活动让我走进了自然,亲手种下一棵树才真切感受到创造绿色的不易与喜悦。汗水浇灌的土地格外芬芳,团队协作的氛围格外温暖。这次活动提醒我,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愿小树与我们一同成长,愿我们的家园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公安平川分局法制大队二级警长龙瑞川也表示:“此次义务植树活动,既是不断调动我们参与生态建设积极性、切实提升全警环保意识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平川公安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的一次实战练兵。”
目前,白银国家文冠果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已完成投资8亿元,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建成良种繁育中心1个、智能化大棚6座,文冠果茶生产线完成投产,培育文冠果丰产苗800万余株,建成文冠果种业良种示范基地1个。生态提质、产业增效的协同发展强音正在奏响。 平川区水泉镇副镇长李洋介绍:“今天这批树苗栽下去,不仅能为水泉镇今年绿化目标再添把力,还能使水泉沿黄区域生态屏障更加牢固。今年我镇共栽种文冠果400亩,精心管护下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之后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逐步把文冠果打造成我镇特色产业。”
“十四五”期间,平川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美区”战略。以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平川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0.7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9.54万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植被恢复3.7万亩,建成35公里黄河生态廊道和270公里绿色通道。这些成果不仅改善了平川区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平川区将锚定“生态美区”建设目标。一方面,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加强生态修复,深入探索“生态+产业”发展路径,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共同营造“人人爱绿、人人植绿、人人护绿”的良好氛围。让绿色成为平川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