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短剧正成为电商平台争夺用户时长与消费转化的新战场。与以往依赖直播间和网红带货不同,以“霸总”人设为核心的短剧内容正在通过沉浸式剧情推动商品销售,形成从“共情”到“共购”的消费闭环。
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已全面上线“搜同款”功能,并与抖音电商打通订单系统。用户在观看短剧时可直接搜索剧中同款商品,点击“订单”进入电商页面,查看抖音电商订单进度并购买品牌馆商品。此举意味着抖音电商业务获得月活2亿的超级入口支持。
重度短剧用户李菁表示,为追看《盛夏芬德拉》等剧集,她不仅付费解锁结局,还购买了主演郭雨欣的同款服饰与饰品。这种因角色认同而引发的消费行为正日益普遍。过去两年间,星巴克、麦当劳等品牌均已参与定制营销短剧,但此前多以品牌宣传为主,转化路径较弱。
随着红果短剧带货功能铺开,短剧营销正从品宣向直接销售演进。淘宝、京东、拼多多也加速布局短剧赛道。京东于7月启动年薪140万招聘短剧运营岗位,并在APP内设立“短剧”频道,部分剧目挂载努比亚产品链接。京东还与快手联合制作或冠名《一路归途》《红线婚介所》等短剧,并与红果短剧合作推出“双十一爱家惊喜剧场”。
淘宝自2024年发布短剧扶持政策以来,推出“百亿淘剧计划”,联合兰蔻、海蓝之谜等品牌定制短剧。尽管目前淘宝短剧未设置搜同款或购物车功能,短剧与视频广告占比约为3:1,平台更侧重提升用户黏性与时长,强化首页底部入口曝光。
拼多多于8月开出50万年薪招聘短剧制片运营,2月启动“多多有好剧”计划,提供百亿流量扶持及单部最高100万元奖励;7月升级“2025年短剧共创计划”,平台可对投50%制作成本,降低创作者风险,旨在通过“土味爽剧”锁定下沉市场用户,结合网赚机制提升活跃度。
短剧带货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剧情驱动下的情感连接。MCN创始人杰尼指出,相较于直播间理性比价,短剧通过构建角色人设与生活场景,使商品成为推动情节的关键道具,如手包象征身份转变、化妆品实现逆袭,从而激发用户信任与购买欲望。
DataEye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各品类品牌微短剧投放量稳步上升,与618大促提前启动相关。京东、美团、快手、抖音等平台纷纷推出定制剧,嵌入二维码跳转直播间或弹出“剧可点”广告,强化营销效果。品牌青睐短剧因其兼具短期促销力与长期曝光的“长尾效应”。
今年双11前夕,头部短剧演员王道铁、何健麒组成“霸总天团”,通过微博发红包引流,红包中嵌入“淘趣猫”福利,粉丝需跳转演员主页领取,过程中接触双11促销信息,实现IP引流至电商转化的闭环。
QuestMobile报告显示,大促期间淘宝用户时长首次被超越,凸显平台对内容留人的迫切需求。当前电商用户规模趋近饱和,直播带货面临流量成本高企与审美疲劳,短剧以其快节奏、低成本、高情绪杠杆特性,成为获取增量时长的重要工具。电商平台正借短剧重构“流量密码”,推动新一轮增长竞赛。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