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李明娟)近日,兰州新区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在例行鸟类监测中,首次记录到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草鹭的活动踪迹。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湿地公园的鸟类名录,更成为区域生态修复成果的重要佐证。
草鹭是鹳形目鹭科的大型涉禽,体长约80厘米,翼展可达150厘米,以修长的喙、颈和腿为显著特征。其头顶呈蓝黑色,繁殖期具黑灰色饰羽,颈侧有黑色纵纹,背部及覆羽为灰色,与湿地芦苇丛环境高度融合,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草鹭主要以小鱼、蛙类、甲壳动物及昆虫为食,常单独或小群在浅滩活动,觅食时静立守候,飞行时头颈缩成“Z”字形,姿态从容迟缓。
此次草鹭现身的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是兰州首个“国字号”湿地公园,总面积315.77公顷,属内陆盐沼性湿地,同时也是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补给站。监测数据显示,该湿地公园内植物种类增长35.16%,鸟类种群数量增加50%,目前已记录鸟类87种,包括斑头秋沙鸭、白尾鹞、红隼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园内茂密的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及清澈的水域环境,为草鹭等涉禽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与觅食条件。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