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陇南:“十四五”交出亮眼答卷 地区生产总值今年有望突破700亿元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20 19:03:16

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10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奋进‘十四五’ 蝶变新陇南”新闻发布会通报,自“十四五”以来,陇南市聚焦“三城五地”目标定位,自我加压、苦干实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

科学谋划,构建发展“四梁八柱”。陇南市确立了建设甘肃绿色发展典范城市、甘陕川结合部魅力城市、“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城市,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文旅康养胜地、交通物流要地、投资创业洼地、美好生活福地的“三城五地”目标定位。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出大抓项目、产业、招商、生态,形成“四抓四提”重点举措的发展思路。围绕各领域发展,陇南系统部署:明确工业“改旧、育优、创新”路径;壮大文旅产业,构建“大景区+全域乡村游”文旅产业格局;加强生态建设,规划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等;增进民生福祉,提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好业、上好学、看好病”;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形成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转变干部作风,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治。

项目引领,经济增势持续激活。陇南聚力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突破500亿元,2023年突破60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700亿元,年均增长6.6%。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4974个、总投资206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连续18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武九高速建成通车,天陇铁路等加速推进。城镇化率从36.18%提升至41.72%,增幅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产业基础更加稳固,谋划建设14条优势产业链,“四上企业”数量从463户增至1059户。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2024年农业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达“十三五”末的1.9倍。地域优势工业提级转型,实施市列重点工业项目147个,2024年工业固投是“十三五”末的4.1倍,规上工业企业从75家增至151家。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官鹅沟成功创建5A级景区,全市4A级以上景区达22个,2024年游客接待量及人均花费较2019年翻番。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建成全市云计算中心,电商累计销售额546亿元,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118%。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8个,实现省外到位资金981.9亿元,分别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3.5倍,紫金矿业等500强企业落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从全国第164名跃升至第37名。

坚守底线,民生福祉稳步提升。陇南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守牢防返贫底线,面对占全省五分之一的监测对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陇南“百千万全”工程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坚决守牢生态保护底线,森林覆盖率从“十三五”末的42.78%提高到45.27%,位居全省第一。两当县成功创建全国“两山”基地,康县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2024年陇南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为全省唯一。

坚决守牢民生保障底线,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持续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24.7%、39.6%。陇南师专成功升本,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9万多套,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

坚决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扎实推进主动创稳,成功化解多件数十年信访积案。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成为有影响力的群众工作品牌。高效应对洪涝灾害,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

面向未来,陇南已提早谋划“十五五”发展,初步谋划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211项、总投资约3553亿元,为持续发展蓄势赋能。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