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半年营收破亿!酱油领跑动态漫剧赛道,百亿市场蛋糕争夺硝烟四起!

来源/ 短剧事务君 作者/ 作者:sunny 时间/2025-10-18 13:43:41

2025年Q2成为漫剧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抖音端原生启动对漫剧与AI短剧的流量扶持政策,收益分成比例高达90%,双重利好推动行业进入指数型增长通道,据市场预判,2026年漫剧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

动态漫赛道博弈中,酱油动漫表现突出,半年营收破亿,全网播放破20亿,动态漫榜单top20中占比6席。10月16日的阅文十周年大会上,酱油动漫已成为漫剧领域首个获得阅文投资扶持的团队。分析其行业实践与发展,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漫剧崛起的思考借鉴。

IMG_256

政策与技术催生的蓝海赛道

当前漫剧行业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平台扶持、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共振的结果。抖音等平台的流量倾斜与高比例收益分成,显著降低了内容创作者的变现门槛,吸引大量中小团队入局。与此同时,AI技术的成熟为漫剧生产提供了效率支撑,使得内容产能得以快速提升,形成“技术降本—产能扩容—市场扩容”的正向循环。

从市场特征来看,漫剧受众呈现出鲜明的“深度偏好”特质,相较于传统短剧的通俗情绪表达,他们更追求脑洞大开的设定与创新的剧情架构,这也为具备内容创作积淀的团队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机会。在此背景下,酱油文化从真人短剧向漫剧的转型,恰好踩中了行业发展的节奏。

从网文大神到漫剧先锋的路径解析

酱油的行业积累为酱油文化的突围埋下了伏笔。自2016年起,他便以网文大神的身份深耕飞卢小说,十余年的创作经历沉淀下深厚的“内容基因”;2024年入局真人短剧后,又积累了对短视频内容节奏与用户情绪的精准把握。2025年,在友和文化负责人曹炎忠的建议下,他带领团队全面转型漫剧,凭借此前的经验积累快速站稳脚跟。

这种跨领域的经历并非简单的履历叠加,而是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在酱油看来,网文、短剧与漫剧的核心均是内容,而网文最核心的“脑洞”特质,恰好契合了漫剧受众对创新设定的需求。这种基因的转化,成为酱油文化打造爆款的关键前提。

IMG_257

数据透视:酱油文化的运营逻辑与行业启示产能与团队:规模化生产的底层支撑

截至2025年,酱油文化团队规模已超500人,形成“30人剧本团队+500人制作团队+30+人投流团队”的架构,单月产能预计达50部,目标直指月产100部精品漫剧。这一规模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而其“AI动漫工厂”体系的搭建,通过AI技术应用于分镜等环节降低成本,同时引入传统动漫人才进行人工手绘,在效率与内容独特性之间找到了平衡。

内容策略:爆款背后的精准判断

团队的内容策略清晰且坚定。在IP选择上,力排众议聚焦《洪荒:代管截教》《魅魔叛主》等网文重度题材,这类作品虽有一定阅读门槛,却精准击中深度受众的爽点,最终分别以4天、10天破亿播放量创下纪录。在创作逻辑上,坚持“脑洞世界观+强情绪点”,拒绝剧情灌水,使得作品播映一个月后仍能保持用户追更讨论热度,有效解决了漫剧“开头火、后面凉”的行业痛点。

行业预判:对未来变革的冷静思考

作为头部玩家,酱油对行业未来的判断颇具参考价值。他指出,未来1-2年漫剧行业最大的变革将是与传统动漫行业的正面竞争,传统动漫公司的专业性可能带来降维打击。为此,酱油文化提出“精品化”壁垒策略——在行业普遍以七八万成本制作单部作品时,愿意投入十几万甚至上百万打造精品,以内容质量建立不可替代性。

IMG_258

行业镜鉴:竞争者的借鉴方向与生存挑战中小创业团队:轻量化复制“效率+精准”模式

中小团队受限于资金与规模,难以直接对标酱油文化的500人团队架构,但可借鉴其“技术提效+细分定位”的核心逻辑。在产能搭建上,可依托成熟的第三方AI工具替代自建工厂,聚焦分镜生成、初版上色等基础环节降本,将核心精力集中于剧本打磨,参考酱油“30人剧本团队驱动产能”的轻资产思路;在内容选择上,应避开大众题材红海,深耕垂直领域的“小切口脑洞”,如古风奇幻、硬核科幻等细分赛道,复刻其“精准击中深度受众”的选品策略,以小成本实现差异化突围。

传统动漫公司:嫁接“网文基因+短剧节奏”破局

以玄机科技、绘梦动画为代表的传统动漫企业,虽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IP运营经验,但普遍面临内容节奏偏慢、用户年轻化不足的问题。这类企业可重点借鉴酱油文化的“跨领域基因融合”经验:一方面联动阅文集团等网文平台挖掘潜力IP,将《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等成熟网文的“爽点设定”转化为漫剧内容,弥补自身原创脑洞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学习“短剧思维赋能”模式,在保留3D技术优势的同时,压缩叙事周期,参考“每集留钩子、短期爆情绪”的创作方法,适配抖音等平台的用户观看习惯,破解“长周期制作与短视频传播脱节”的困境。

平台型玩家:构建“内容孵化+生态协同”体系

B站、快看漫画等兼具内容生产与分发能力的平台型企业,可借鉴酱油文化的“产能-内容-流量”闭环逻辑,并结合自身生态优势升级。在内容孵化上,可搭建“AI工具+创作者扶持”双轨体系,为入驻团队提供分镜生成工具与爆款分析数据,复制其“规模化生产+精品化筛选”的模式;在生态联动上,参考B站“国创+社区”的运营经验,将漫剧内容与直播互动、周边电商等环节结合,同时借鉴酱油“投流团队精准推送”的策略,通过算法实现内容与受众的高效匹配,提升用户留存与商业转化效率。

IMG_259

全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传统动漫巨头的降维打击风险

正如预判,光线传媒(彩条屋)、追光动画等传统动漫企业已加速布局AI技术与短视频内容,其电影级的工业化制作能力、百亿级IP衍生运营经验形成天然优势。例如彩条屋依托“中国神话宇宙”IP储备,结合AI优化渲染效率,可快速推出高品质漫剧内容;玄机科技凭借自主“玄机引擎”与《秦时明月》的IP影响力,能轻易抢占古风漫剧市场。对所有漫剧玩家而言,如何在技术精度、IP厚度上缩小差距,避免沦为“过渡性内容供给方”,成为迫在眉睫的挑战。

规模化与内容独特性的平衡难题

酱油文化通过“AI+人工手绘”实现了初步平衡,但多数企业仍陷入“量产即同质化”的困境。中小团队依赖通用AI工具导致分镜、人设高度雷同;传统动漫公司扩大产能后,易出现内容质量下滑。如何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个性化创作预留”机制,在保证月产数十部的同时维持内容新意,是打破增长瓶颈的关键。

商业模式单一与盈利压力

当前行业普遍依赖“流量分成+付费解锁”模式,与酱油文化面临同样的变现局限。而传统动漫企业擅长的“内容+衍生品+文旅”生态,在漫剧领域尚未形成成熟路径。随着平台流量扶持逐步退坡、内容制作成本上升,中小团队可能因盈利不足退出市场;平台型企业则需承担内容采购与运营的双重成本,若无法快速探索出“漫剧IP+线下消费”“虚拟角色+商业代言”等新变现方式,将面临持续的盈利压力。

优势与挑战并存的发展之路

酱油文化的成功为漫剧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其对内容本质的坚守、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对技术与人才的平衡运用,均是其脱颖而出的关键。但同时,其“内容导向”的管理风格也面临挑战,在商务合作、人事管理等非内容领域存在短板。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酱油文化的实践印证了“内容为王”的不变法则,也揭示了漫剧从“流量红利”向“价值竞争”转型的必然趋势。当200亿市场规模的蓝图逐渐清晰,如何在规模化与精品化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应对传统动漫行业的潜在竞争,将是所有漫剧从业者需要面对的课题。而竞争者能否从酱油的实践中汲取经验、破解共性难题,将决定其在这场赛道博弈中的最终位置。

IMG_260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