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以“微光成炬时 相遇马栏山”为主题的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活动在长沙举行。
这场行业盛会不仅展示了微短剧领域的最新成果,更发布了备受瞩目的“微短剧+AIGC”创作计划,包括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红果短剧、快手、咪咕、点众、容量短剧、风芒等平台与制作机构纷纷推出相关创作计划,为微短剧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技术赋能与内容创新深度融合的新方向。
应当讲,这一计划不仅是对行业痛点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内容生产范式的探索,其意义远超单一技术应用的范畴,或将重塑微短剧行业的生态格局。
(一)
微短剧作为网络视听领域的新形态,自2018年兴起以来发展迅猛,当前,微短剧已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赋能千行百业、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AIGC技术的快速迭代,推动微短剧行业迎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时代,这一转变将深刻影响从创作到传播的整个产业链。
从创作角度来看,AIGC技术通过文生视频、智能分镜、虚拟场景生成等功能,大幅缩短了微短剧的制作周期,这种效率提升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也为中小创作者提供了参与机会。
与此同时,AIGC能够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生成定制化剧情分支,实现“千人千面”的叙事体验,从而衍生出的“全民共创”模式,打破了传统影视的精英化创作壁垒,推动微短剧向更广泛的受众渗透。
从实践层面来看,AIGC为微短剧与游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包括马栏山等基地已通过XR虚拟影棚集群实现虚拟拍摄与数字人技术的成熟应用,这种技术叠加将推动微短剧从平面叙事向沉浸式交互体验演进。
此前,多个省市以及网络视听平台已开始探索微短剧与AIGC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为“微短剧+AIGC”计划的发布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
在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上,“微短剧+AIGC”创作计划正式发布,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将全面融入微短剧创作的全流程。
其中,爱奇艺将联合奥斯卡得主鲍德熹发起“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将面向全球征集内容创意和团队,为创作者开放爱奇艺自研的影像工坊等工具集,并由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得主鲍德熹全程参与创作指导和评审,共同打造专业级的AI影视作品。
优酷则将重点布局两大方向,其一,优酷将输出阿里自研大模型技术,帮助合作方利用AI工具优化制作流程。比如,通过智能剪辑系统自动匹配镜头节奏,用语音识别与AI配音加速后期处理,借助数据分析预测用户偏好,指导选题与节奏设计,以及使用AI辅助剧本创作,不仅可以缩短制作周期,也能让创作者更聚焦创意本身。其二,当前,AIGC真人剧、漫剧等创新形式的微短剧已经越来越普及,这些技术将不断刷新AI微短剧的艺术表现力和创作可能性,优酷将在发力自制的同时,逐步面对行业开放此类内容的合作模式,纳入到传统真人微短剧的分账体系中来,力求利用C端市场满足创作者的投产比和盈利需求。
腾讯视频将AIGC技术融入短剧创作全链路,从创作前期的AI剧本诊断系统,到制作环节中,AIGC技术在场景制作中展现出独有的能力,再到用户研究方面,我们结合眼动仪、皮肤电等生物传感技术与AI智能分析,精准捕捉用户在观看过程中的注意力分布和情感共鸣点。后续还将启动“AIGC”一系列合作计划,面向全行业开放合作。
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联合山海AIGC内容生产平台倾力打造了“AIGC微短剧创作者生态计划”,并从三大核心维度给予赋能。其一,芒果TV将开放120+拥有完整版权的短剧剧本,从源头帮创作者规避版权问题,让创意聚焦内容本身;其二,全面开放山海AIGC内容生产平台的全流程AI能力,从项目管理到内容制作,提高创作效率,大幅降低技术成本;其三,为优质项目提供实打实的资金支持,设立10万—100万元分级投资,助力创作者无顾虑地将想法落地。
红果短剧将在其“果燃计划”中,增加对AIGC优质作品的专项创作扶持,并精准覆盖两类核心项目,一是针对孵化期AIGC微短剧,将提供“资金+流量+运营”的全流程护航,凡通过平台评估的优质项目,将提供最高100%全额投资,配套千万级播出流量资源,从剧本策划、拍摄制作到上线传播,全程保驾护航;二是针对优质的AIGC成片项目,将采用“分成模式”评估合作,让潜力作品获得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也让创作者收获更多市场回报。
(三)
快手则推出“AI创想剧场——微短剧创作计划”,截至目前,快手站内的短剧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上线短剧超过一千部。在短剧行业迈向规模与质量并重阶段,技术革新成为短剧的战略增长引擎,快手率先发力“短剧+AI”模式,突破题材限制,提升制作效率,推动短剧从“快销品”到“精品力作”转型。
咪咕数媒启动“咪咕AIGC创作计划”,推出三大核心举措。其一,开放全量IP,夯实创作基石。将面向行业全面开放超过2万部的优质IP资源,为AI剧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其二,设立创作基金,加速内容孵化。咪咕数媒在2025年成立了AI剧的专项扶持基金,已有超100部作品进入生产,2026年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扶持产出超过200部AIGC精品内容;其三,建立AI剧场,助力内容破圈。在咪咕阅读客户端内上线“AI剧”专区,为AIGC内容提供专属展示与推广阵地,并通过平台资源加持,助力优质内容获得更大流量、触达更广受众。
点众科技与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好创意组织会于2024年共同举办了首届“河马杯”全国大学生微短剧大赛,吸引全国近10000名高校学子参与,征集作品超6000部,总播放量突破2亿次;2025年的第二届大赛,新增了AI微短剧参赛类别,紧扣“人工智能+”政策,联动中央戏剧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专业人才将AIGC融入微短剧创作中。以产学研的方式来孵化高质量的AI人才与作品,并通过点众平台进行人才输送与作品变现,真正打通从人才培育到商业价值的闭环。
容量短剧正式发布了“云游计划”,全力赋能为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而推出的“带你去个好地方”精品文旅短剧系列,并瞄准两大核心目标,广纳贤才与创意,面向全社会征集优质的AIGC+文旅短剧剧本;开放生态与协作,寻找在AIGC技术应用领域的合作伙伴,加持文旅微短剧的内容呈现。同时,将依托容量短剧的海外发行平台,将“带你去个好地方”系列推向全球。
湖南广电旗下的风芒AI将聚焦“三维发力”,一是构建AI文化共同体。以“AI+经典游戏IP”为突破口,拓展全品类与交互短剧的内容形态;二是优化技术产能。与国内顶尖AI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开拓女性主义IP、热血科幻题材,民间传说故事等,实现质量、成本、产能的三控规模化;三是布局全球市场。联合跨国团队共推“AI微短剧出海”,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本土智造讲好中国故事。
“微短剧+AIGC”创作计划,既是技术赋能内容生产的重要节点,更是行业生态重构、迈向智能化创作的宣言书。随着AIGC技术的深度融入,微短剧行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将被重新定义,并将成为融合科技与人文、连接传统与未来、贯通本土与全球的桥梁。
显然,“微短剧+AIGC”在推动效率提升与人文坚守的平衡中,或将成为中国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那就是通过技术迭代释放创作潜能,通过生态协同放大文化价值,最终实现“小短剧”承载“大时代”的叙事使命……这把数字时代的微光正在汇聚成炬,照亮整个网络视听产业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