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管网改造攻坚 设备全面检修 服务品质升级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10-18 12:06:55

“师傅,这管道接口可得拧紧些,咱冬天能不能暖和,全靠它撑着呢!”10月14日,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的甘肃省话剧院供热站内,居民李先生对正在检修锅炉的工人师傅再三叮嘱。此时的供热站车间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维修人员正专注地更换锅炉零件,墙上“冬病夏治保供暖”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这一幕,正是城关区全力以赴备战今冬供暖的生动写照。

随着气温日渐走低,城关区秉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准则,从管网改造攻坚、设备全面检修,到供暖纠纷化解、服务品质升级,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精心织密冬日温暖保障网,让辖区居民安心等候“暖流入户”的时刻。

攻坚老旧难题 “暖流”叩开“无暖小区”

“摸着这新装的暖气片,我心里比啥都敞亮、都暖和。”在定西东路1-13号蔬菜公司家属院,居民张玉梅轻轻擦拭着自家崭新的暖气片,眼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这个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因管网老化、产权复杂等历史遗留问题,三十年来始终未能接入市政供热管网。每到寒冬腊月,居民们只能靠电炉子、电暖气“硬扛”,屋里冷得像冰窖,日子过得格外难熬。

转机始于2025年,城关区“魅力精致新城关”建设的深入推进。定西路社区党委将该小区的供暖问题列为重点攻坚任务,党委书记陈怡天带着社区工作人员,一次次往返于兰州市热力总公司,反复沟通协调、争取支持,最终推动组建了专项工作组。工作组挨家挨户上门,耐心解读供暖改造政策,还组织居民代表前往已完成改造的小区取经,实地感受集中供暖的便利与温暖。“看着别人家屋里暖烘烘的,咱心里别提多羡慕了,也盼着能早点用上集中供暖。”居民代表老王的话,道出了小区全体居民的共同心愿。

经过多方努力,今年9月,该小区的供暖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市政主管网接入、楼道内管道敷设同步推进,其中公共部分的改造费用由政府承担,极大减轻了居民负担。

如今,小区里崭新的供暖管道已铺设完毕,部分住户也完成了入户接入。“这下再也不用怕冬天水管冻裂,也不用裹着厚棉袄在家发抖了。”张玉梅的感慨,说出了小区所有居民的心声。

抢抓检修黄金期 管网改造跑出“温暖加速度”

“现在每天都得沿着管网巡检一圈,哪怕发现一个小小的老化部件,也得立马更换,绝不能把问题留到冬天供暖时。”在滩尖子社区农监中心家属院,兰州热力集团鸭嘴滩供热站的维修组长赵强拿着巡检记录册,一边仔细核对每一段管道的运行情况,一边认真说道。此前,该小区因供暖系统老旧,存在调控不便、热力失衡等问题,部分居民家冬天暖气总是“温吞水”。今年,小区启动“一户一阀”分户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截至9月底,该小区楼外的供暖主管网已全线铺设完成,22户居民家中也顺利完成了暖气片更换。施工过程中,社区充分考虑居民生活,严格限定高噪音作业时间,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的影响。同时,社区还联合供热站向居民发放《分户计量收费明白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读“基本热价+计量热价”的收费模式,让“用多少热、花多少钱”的节能观念深入人心。“改造过程透明公开,收费标准也讲得明明白白,咱老百姓没啥不放心的。”居民刘亮笑着说。

此外,早在9月中旬,小雁滩供热站的锅炉就已完成全面检修,工作人员目前正忙着更换供热主管网。“我们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同步调整了供热运行模式,以前居民频繁反映的‘暖气不热’问题,这次肯定能彻底解决!”供热站负责人语气坚定,满是信心。

服务升级+纠纷化解 织密冬日温暖“保障网”

“真没想到,拖欠供热费的纠纷能解决得这么快!太感谢你们了。”兰州新诚热力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向城关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道谢。

此前,该公司与部分用户因供热费拖欠问题产生纠纷,涉及用户数量多、诉求各异,问题迟迟未能解决,不仅影响公司资金周转,也给今冬供暖保障带来隐患。城关区综治中心得知情况后,主动介入调解,创新采用“示范调解+批量化解”模式,先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示范调解,形成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后,再批量推进纠纷化解。最终,411件供热费纠纷全部顺利解决。

在甘家巷社区,10月13日的供热站走访中,社区与供热站还达成了一项“暖心约定”——共同建立“供暖季24小时联动”微信群。“只要居民在群里反映暖气不热、管道漏水等问题,社区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维修人员,争取半小时内上门处理。”社区负责同志指着手机里的微信群,向居民们介绍道。(记者 颜娜)

来源:兰州日报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