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政务服务“组合拳” 优化营商大环境
天水融媒记者 王琴 马仓仓
秋日清晨,天水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已是一片繁忙。窗口前,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耐心解答;自助服务区,市民轻点屏幕办理业务;休息区内,几位企业负责人正低声交流,言语中透着满意之情。
“以前跑审批像‘闯关’,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刚办完工程验收手续的徐瑞感慨地说。徐瑞是天水南站万达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工程验收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最近公司项目办理竣工联合验收,只跑了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很快就办妥了。“速度快、效率高,真正省时省力。”徐瑞的体验,正是我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办事更省心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住建窗口,负责人刘继承正在电脑前核查项目审批进度。他介绍,今年以来,中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制定《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工作方案》,通过优化工程审批系统,设置“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申报模块”,实现6个关联事项协同联动,推动审批结果电子化。“系统自6月上线以来,已办结200多件,大幅提升了项目开工效率。”刘继承说。
一旁的自然资源窗口工作人员王晓叶补充说,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企业提交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会同步推送至住建、生态、文旅等多部门联合审查。“只要联审通过,后续分期办理无需重复审查,直接发证。”王晓叶说,今年以来已完成28个工程设计方案联审,助力建设项目跑出“加速度”。
“无差别受理”+“分领域专窗”,线上线下融合畅通
“我们推行‘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与‘分领域专窗’并行模式,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一窗通办、一线应答。”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璇如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网办率达100%,事项办理时限压减92.6%,平均跑动次数仅0.05次。
为进一步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中心还创新建立“项目管家”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方式,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践行“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的承诺。
“帮办代办”“不来即享”,便民服务更有温度
对于不熟悉流程或行动不便的群众,中心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今年以来,已为8780位老人及特殊群体提供帮助,并为517个事项提供专业代办服务。
此外,天水还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务服务+免费上门取件”和“政务服务+免费邮寄送达”模式,真正实现“数据和快递多跑路,群众企业少跑腿”。截至目前,已免费邮寄办理结果28435件,上门取件45次。
“好差评”机制倒逼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超99%
中心严格落实“好差评”制度,将评价结果纳入考核,推动服务质量持续提升。1月至8月,线上评价率达99.7%,线下好评率99.51%,未出现差评;“只要还有一位群众在办事,我们就不下班。”杨璇如说,“提前服务、延时服务已成为常态,‘亲情服务’在我们这里蔚然成风。”
截至8月底,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各类事项11万余件,以实际行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服务无止境,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杨璇如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一网通办”,让政务服务更有速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