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
金秋十月,黄河两岸迎来一场文化盛事。2025年读者·领读者大会将于10月16日在兰州开幕。这场以“AI时代重塑阅读生态”为主题的盛会,正回应了AI时代带来的精神困境,算法把知识变成“速食干货”,碎片化信息冲淡了思考的厚度。如今,人们更需要真正的阅读,为心灵寻找一片宁静。
当前,阅读面临的主要难题不是“没书读”,而是“选不好书、读不进去”。AI能在几秒内提炼书籍梗概,却读不出文字的情感分量;智能推荐虽然精准匹配兴趣,但是也容易限制不同年龄段读者的认知视野。孩子看完动画版名著解读,未必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青年收藏一堆职场干货,可能从未完整读完一本经典;成年人依赖AI整理的摘要,渐渐失去深度研读的耐心。这种“假装在读书”的现象多了,阅读本应带来的精神成长与思维沉淀,就会慢慢流失。现在有不少孩子觉得读书“没意思”,很多青年被短视频挤占了阅读时间,成年人总说“没时间深度”。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AI时代能沉下心阅读并独立思考,才真正可贵。
读者·领读者大会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唤醒阅读的真正力量。它不空谈“读书有用”,而是聚焦“怎样让每个人读好书”。比如探索用AI帮助孩子梳理童话与科普书的逻辑,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协助青年筛选适配成长需求的书籍,平衡技能学习与人文阅读;为成年人降低经典书籍的入门难度,同时提醒读者不要“只看摘要不读原作”。正如一些出版社已经践行的,用AI提升阅读体验,同时守住内容深度,让技术辅助阅读,而不是代替阅读。
“领读者”是贯穿这场阅读行动的主线。他们不仅是书籍推荐者,更是各年龄段读者的“引路人”。给孩子讲书时,会挖掘故事中的勇气与善意;带青年读经典时,会连接书本与现实生活;与成年人聊书时,会引导读者思考生活里的困惑与方向。他们带领不同读者感受文字的温度与力量,这种精神共鸣是算法无法复制的,也正是打破认知局限的关键。读者?领读者大会培育“领读者”队伍,本质上是在播撒“深度阅读”的种子,让更多人学会在信息里筛选有价值的内容,自主培养阅读习惯。
这场从兰州出发的阅读活动,并非要与技术对立。它真正传递的,是技术与阅读能够彼此融合。AI可以帮孩子发现有趣的读物,帮青年搜集实用知识,帮成年人整理阅读重点;深度阅读能帮孩子打下认知基础,助青年构筑思维框架,支持成年人沉淀人生智慧。这种扎实的思考,能够穿透快节奏的流量,让每个年龄段的人在这个多变时代里,找到安稳的精神依托。
期待这场盛会能让更多人理解,AI时代的阅读并非负担,而是精神世界的“稳压器”。我们要推动领读者带着好书走进校园、社区与职场,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每一名读者的需求,使我们能够在书籍中实现“读懂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思考”的精神劳作,才能在信息洪流中站稳脚步,让阅读始终成为抵御浮躁和走向深刻的坚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