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通讯员 马一萍 赵秀丽
近年来,兰州市聚焦“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兰州市税务局紧扣合规核心,以政策落实精准化、服务辅导精细化、风险防控前置化为抓手,依法依规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4年,全市1134户企业享受该政策,优惠金额26.91亿元(按25%法定税率换算,相当于减免企业所得税6.7亿元),助力企业将研发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规范核算:让“研值”算得清
在永登县树屏产业园区,深耕塑料制品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甘肃先锋管道制造有限公司,2019至2024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549.92万元,迭代推出六代产品并手握18项实用新型专利。但企业财务负责人陈泽科曾因“研发与生产共用设备、人员交叉参与项目”等情况,对费用归集标准犯难:“政策条文能看懂,可具体怎么核算、材料怎么准备,心里没底。”这类问题在“小步快跑”式研发的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规模小、财务力量薄弱,研发与生产边界模糊,常陷入“想享优惠却不敢申报”的困境。
对此,永登县税务局组建辅导团队,针对设备共用、人员交叉等具体问题,为企业定制分类管理方案,要求每笔研发支出均需对应立项文件、使用记录或外部协议作为支撑。“现在账目清晰了,凭证也完整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意识到合规不是应付检查,而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生命线’。”陈泽科坦言,规范核算不仅带来政策红利,更推动了管理理念跃升。
政策赋能:让“产值”涨得快
“去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72万元,相当于国家为我们承担了近37%的研发成本!”中昊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会计东旭算了一笔账:2024年企业研发投入1540万元(同比增长8%),产值达3860万元(较上年增长15%)。“税收优惠让我们敢投入、能回本,更坚定了走创新路的信心。”
针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高、周期长的痛点,兰州市城关区税务局构建“政策找企业、服务到一线”精准推送机制:联合科技、工信等部门梳理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匹配政策标签;建立研发企业台账,动态跟踪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成果转化等指标;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税企微信群等渠道,将政策要点、操作指南、案例解析“打包”推送。2024年以来,已为803户企业推送政策2万条,辅导415户企业完成研发费用辅助账规范化建设。
合规护航:让“发展”走得稳
甘肃工大舞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专注舞台机械、灯光音响及建筑智能化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兰州市七里河区税务局发现其8个研发项目中3个不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立即组织辅导团队指导企业更正申报、调整纳税,帮助企业化解政策盲点风险。“这次提醒不仅解决了问题,更让我们系统掌握了政策,为后续发展筑牢了基础。”企业负责人周厚金表示。
对于产业链长、业务多元的大型企业,合规管理更需系统性。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在拓展机械加工、水力发电、精细化工等民品业务时,面临业务复杂带来的管理挑战。兰州市西固区税务局通过分析发票开具、纳税申报、财务报表等数据,精准识别潜在风险点,实时推送预警信息及应对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未来,兰州市税务局将持续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导向,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深化落实为核心抓手,推动政策红利更高效、更精准转化为创新动能,巩固“政策赋能、合规增效、创新反哺”的良性循环,为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税务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