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 魏永刚 赵将
会宁县老庄村坐落于新塬镇东部,毗邻宁夏西吉县,244户1060名村民扎根在28.4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曾经,产业单一、思路局限,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近年来,老庄村锚定“强村富民”核心目标,创新打出“盘活三资+产业带动+股份合作”组合拳,构建“党支部+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分红、务工增收三维发力,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向奔赴、同步提升”。
建强“主心骨”,筑牢发展“红色根基”。老庄村把党组织建设作为集体经济的“红色引擎”,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破解产业单一、增收缓慢的发展难题。在干部队伍选育上,优先任用懂经营、善管理、能带头的乡村能人,4名村干部中本科1人、专科及以上3人,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让党组织成为乡村发展的“定盘星”。
打好“产业牌”,夯实增收“硬核支撑”。立足土地连片、耕地富集的优势,老庄村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建成1475座高品质钢架蔬菜大棚,覆盖740亩土地,同步配齐水渠、产业路、滴灌带等基础设施。紧扣“三变”改革思路,以“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740亩大棚用地整体流转,打造无籽西瓜特色种植区,目前已吸纳2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实现“家门口务工、钱袋子鼓起”。
念活“土地经”,激活发展“内生动力”。针对农户技术弱、土地碎、成本高的痛点,老庄村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农户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统一整理后公开竞租,形成“承包者盈利、农户增收、集体获益”的三方共赢格局。同时,通过收取服务费、自主经营新增耕地,持续拓宽增收渠道,让闲置土地变身“增收宝地”。截至8月底,村集体收入已达30.8万元,预计全年突破40万元。
从“产业困局”到“多元破局”,从“土地沉睡”到“资源唤醒”,老庄村以党建为魂、产业为基、土地为脉,不仅激活了村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而且蹚出了一条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强村富民新路径。下一步,该村将持续深化“三资”盘活、做优特色产业,让村集体经济“家底”更厚,村民幸福指数“成色”更足,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