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岭三联轻烃装置区,油井伴生气被回收转化为轻质油和液化气。据介绍,该装置日均可生产液烃超过100吨。截至目前,长庆油田已在陕北、陇东两大区块建成投运近40座智能轻烃站场,年回收伴生气当量超过70万吨。
近年来,长庆油田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度融入生产建设全链条,通过集约化开发、完善环保系统、推进新能源替代等措施,探索出一条“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黄土塬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
位于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边缘的合H9平台,通过斜交布井技术,仅利用不到4个足球场大小的用地,便高效开发了地下千万吨级页岩油资源。长庆油田第十二采油厂总地质师张洪军表示:“该方式在生态敏感区域既能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又可充分动用资源,较传统布井方式节约用地可达6个足球场大小。”
合H9平台空地上,整齐排列的200多块光伏板每日可发电8000千瓦时,完全满足平台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900吨。近年来,长庆油田依托大平台集约布井模式,充分利用井场间隙空间建设光伏发电设施。目前,全油田已建成2780座光伏发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9亿千瓦时。光伏矩阵已成为黄土塬上一道新的绿色风景线。
生态保护不仅要“省地”,更要“添绿”。2023年,长庆油田与庆阳市华池县政府共同启动“国家级页岩油低碳智能化示范基地碳汇林”项目,500亩碳汇林预计可实现固碳9217吨。同时,在页岩油开发区建成2万吨级二氧化碳吞吐补能示范区,目前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6.2万吨,实现了“补能”与“减碳”双重效益,为页岩油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页岩油开发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长庆油田研发“两级沉降+气浮/生化”处理工艺,使每日9700立方米采出水实现100%回用,年减排大气污染物2亿立方米。此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油泥也通过“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杜绝了污染。
长庆油田的实践表明,通过技术集约化、能源清洁化、管理闭环化,页岩油开发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能源生产的深度协同,这一经验也为同类油藏的绿色开发提供了可复制样本。(肖丹 杨欣 李金鑫)
来源:长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