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管护“秋梢”育春茶 数字赋能兴产业 康县"茶文章"写活乡村振兴新答卷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通讯员 马步虎 时间/2025-10-11 18:47:47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马步虎

金秋十月,康县的生态茶园里,茶农们正忙着为茶树修剪病弱枝、喷施叶面肥,精心养护的秋梢在阳光下格外茁壮。“秋梢是明年春茶的母枝,现在把它养壮,来年产量品质都能上一个台阶。”正在劳作的茶农一语道破管护关键。眼下,这样的管护场景在康县6.07万亩茶园里随处可见,为茶产业提质增效筑牢根基。

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始于科学管护的“精耕细作”。康县深谙“三分种,七分管”的道理,将秋季管护作为提质核心:通过轻修剪集中养分供给、巧施磷钾“月子肥”促秋梢木质化、清园除杂减少病虫越冬基数,一套标准化管护流程让每片茶叶都承载着生态品质的基因。2024年,全县完成茶园综合管护全覆盖,同步推进1800亩低产茶园品种改良,新建40亩茶苗育苗基地,从源头夯实产业基础。

产业升级的背后,是“模式+科技”的双重驱动。在两河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双模式激活发展动能,丰正源等合作社建成的标准化加工厂,可辐射8个村的茶叶收购加工,形成抱团发展格局。更值得关注的是数字技术的深度赋能:县电商中心打造的直播矩阵,让主播带着茶园实景、制茶技艺走进云端,累计销售茶叶1.5万单,销售额达900余万元。

品质与品牌的协同发力,让“一片叶子”成为富民“金叶”。康县茶叶协会通过行业自律杜绝以次充好,推动3家企业获得6个绿色食品认证,4家企业入选“甘味”农产品名录,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在两河镇,8000亩茶园已带动600余人就近就业,年创产值80多万元;放眼全县,2024年茶叶总产值突破1.02亿元,实现了“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双赢。

从秋梢管护的田间地头,到电商直播间的产销对接,康县正以“数字赋能、品质筑基、品牌引领”的路径,让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