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忠德
“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甘肃用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一项项实打实的成就,在中国西北版图上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书写了一部欠发达地区逆袭突围的奋斗史诗。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元,新能源装机增长三倍,民生投入持续加大……这五年,陇原大地奏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交响乐章,演绎着欠发达地区突围向上的精彩故事。
综合实力跃升,为甘肃砥砺前行奠定坚实底气。2020年时,甘肃仅有兰州一市生产总值过千亿;如今庆阳、酒泉相继突破千亿,40个百亿级县区星罗棋布。甘肃用四年连跨四个千亿台阶的壮举,打破“西部省份难翻身”的刻板印象。更令人振奋的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三倍,金川集团成功跻身世界500强。这些数据背后,是甘肃从“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的华丽转身。“甘肃的发展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搏精神,正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密码。
产业格局蝶变,展现甘肃转型升级的立体图景。现代农业领域,“甘味”品牌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榜首,玉米制种量位居全国第一,5000亿产值的全产业链,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工业版图里,新能源装机容量三年翻三倍的奇迹,让河西走廊变身“陆上三峡”;金昌、白银等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庆阳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达到6.6万P。更令人振奋的是,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已悄然布局,它们如同祁连山顶初升的朝阳,预示着新兴产业集群的无限可能。传统与新兴产业交相辉映,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未来的轻盈。
民生福祉增进,映照甘肃执政为民的初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甘肃将7项民生指标写入“十四五”规划,拿出236亿元真金白银补齐社会事业短板,这份民生清单温暖又厚重。城镇新增就业超32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增长38%;12.39万户群众搬离地质灾害威胁区,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创造“甘肃速度”。甘肃用实际行动,诠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政府连续多年办好10件民生实事,这种“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的执着,正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最好注解。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回望,甘肃这五年的奋斗历程,展现的不只是数字增长,更是精神传承;不只是跨越实现,更是蓝图绘就。从此次“决胜收官‘十四五’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的成就中,我们读懂了“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时代强音。未来的甘肃,必将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继续书写更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精彩篇章,让“如意甘肃”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