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州:文旅消费热力满格 千年金城焕新颜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09 21:51:05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早就想带家人来兰州看看黄河,这个双节终于圆梦了!”10月4日上午,在兰州黄河风情线,来自河南的游客左先生正帮父母在黄河母亲雕塑前拍照,身后是络绎不绝的人流。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兰州以黄河为脉、以文化为魂,从黄河河畔到博物馆再到商业街区,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腾,记者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记录下这座千年金城文旅融合、消费繁荣的生动图景。

在甘肃省博物馆,清晨7时许,等待入场的队伍已从馆门口延伸至街角,不少游客举着“马踏飞燕”主题文创产品,脸上满是期待。“为了看一眼铜奔马,我们特意提前查了开馆时间,就怕来晚了要等太久。”来自上海的学生陈斌告诉记者,他和同学计划看完省博,再去甘肃简牍博物馆“解锁”秦汉历史。

记者了解到,假期期间,甘肃省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增开了3条讲解线路,还加设了“文物小课堂”,让广大游客更深入地感受丝路文化的魅力。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内,氛围则更为静谧,游客们俯身展柜前,仔细辨认竹简上的文字。“这些‘古代档案’太有意思了,能直观看到两千多年前的生活和律法,比课本生动多了!”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市民李先生说。

沿着黄河风情线向东走,黄河母亲雕塑、兰州水车园、中山桥等景点串联起一幅“黄河之滨也很美”的画卷。

在兰州水车园,巨大的水车随着黄河水流缓缓转动,水花飞溅间,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水车怎么能把水提上来呀?”“为什么水车能转啊?”面对游客们这样的问题,工作人员主动上前,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水车原理。如果有父母带着孩子游玩,还会邀请孩子触摸水车部件。“让孩子们亲手感受,才能真正了解老祖宗的农耕智慧。”工作人员笑着说。

傍晚时分,中山桥上挤满了赏景的游客,大家凭栏远眺,看黄河落日熔金,听游船鸣笛而过。“第一次在桥上看黄河日落,太震撼了!”来自河南的游客张女士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美好瞬间。

夜幕降临,兰州的“夜经济”活力尽显。兰州老街灯火璀璨,青砖黛瓦间挂满红灯笼与国旗,非遗糖画、手工艺品摊位前围满游客,丝路主题歌舞表演刚开场,就引来阵阵喝彩。“我们点了酿皮、甜醅子,还买了非遗剪纸,感觉把兰州的烟火气都尝遍了!”本地市民王女士带着外地朋友逛老街,脸上满是自豪。

张掖路步行街同样热闹,沿街商铺灯火通明,餐饮门店前排起长队,奶茶店、小吃摊前更是人头攒动。“假期每天晚上都要忙到11时许,客流量比平时翻了一倍。”步行街网红烧烤店女老板笑着说。

文旅热度也带动了商业消费的火爆。在兰州中心商场,潮牌店铺里满是挑选新衣的年轻人,数码专区体验最新科技产品的家庭络绎不绝,餐饮区每家门店前都排着长队。商场工作人员介绍,假期期间商场日均客流量突破12万人次,餐饮、服饰、数码等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60%。

在万达广场,室内乐园里满是孩子的欢声笑语,家长们忙着给孩子拍照,“孩子念叨了好久想来这里玩,今天终于满足他了,看着他开心,我们也高兴。”家长李女士说。

从清晨的博物馆到深夜的商业街区,从黄河岸边的自然风光到老街里的烟火气息,这个假期,兰州用丰富的文旅产品、旺盛的消费活力,向游客展现着千年金城的厚重与鲜活。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