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张掖“苏醒”的东仓,唤醒千年丝路记忆
陈志伟 何长凯 王 健 王 凯
昔日驼铃悠扬,今朝文脉再续。9月24日,历经精心保护与修缮的张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仓,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座沉睡已久的古建筑群的“苏醒”,不仅为张掖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再添一处文化地标,更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触摸丝绸之路的厚重历史,聆听穿越时空的文化回响。
东仓位于张掖古城核心区域,是明清时期河西走廊重要的官仓之一,曾是“丝绸西去、天马东来”这一繁华贸易的历史见证者。为守护城市文脉,甘州区启动对东仓的保护性修缮工程,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现存建筑进行结构加固、病害治理和风貌提升改造。如今,漫步东仓院内,全新打造的甘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非遗活态展演厅与非遗互动手作工坊,都体现着以往与当下的生动结合。
市民刘玉红说:“今天非常激动,曾经工作的地方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粮仓变成了景区,可以在这里回忆过往,了解农耕文化和非遗,是广大群众和游客游玩打卡的好去处。”
“东仓的开放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我们的篆刻作品,包括其他非遗项目都能在这里展示,市民朋友来这里参观也可以受到非遗熏陶,期待共同为全市文化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甘州成氏篆刻传承人成自生说。
据了解,总投资1798万元的张掖东仓片区建筑改造与提升工程历经19个月的精心雕琢,把展览展示、非遗保护传承、演艺演出、文化市集、文创孵化融入项目建设当中,设置张掖农耕粮储历史文化展、甘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非遗活态展演厅与非遗互动手作工坊,以科技手段再现千年仓廪的独特魅力。其中,非遗模块通过“非遗+旅游”“非遗+商业”“非遗+场馆”“非遗+研学”等多种创新路径,推动传统景区向现代文旅综合体转型。未来还将串联大佛寺等旅游景点,开通旅游专线,通过“文化+研学+产业”模式,为全区旅游和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市民游客了解甘州多元文化的亮丽窗口。
“张掖东仓非遗展厅和互动体验厅通过‘非遗+旅游’‘非遗+商业’‘非遗+场馆’‘非遗+研学’等多种创新路径,助力传统景区向现代文旅综合体转型,突出非遗保护的‘活态传承’,打造集生产、展示、展演、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文化阵地,致力于打造四季、全时的非遗旅游新标杆,为地方文旅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徐晓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