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李明娟 通讯员 马瑞琪
时下正值洋葱收获季,兰州市红古区米家台的洋葱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农户穿梭田间,采挖、分拣、装袋……主播们行走在葱绿的洋葱田垄间,执镜乡村一线记录着洋葱背后的故事。
9月17日,红古区供销联社电商团队深入辖区米家台洋葱种植基地,以“线上直播+线下助农”双轨模式,启动洋葱专项助农销售行动,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电商新活力。
在前期调研辖区种植基地时,电商团队发现,“秦宝6号”水果洋葱皮薄肉厚、脆嫩多汁,生食清甜、熟食鲜香,还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但因农户缺乏销售渠道,面临“好货难卖”的困境。电商团队携手供销联社搭建“线上直播+线下助农”“基地直采+社区直供”等产销桥梁,深入种植现场直播带货,实现“地头到餐桌”无缝衔接,既降低村民和居民的购买成本,又提升农户收益。
在红古区米家台洋葱基地,一个个金黄色的洋葱叶下,圆滚滚、紫莹莹的洋葱错落排列。“今年,洋葱品质好,亩产量达1.6万斤左右,市场行情也不错。”米家台村种植户李海清说。米家台村依托适宜的气候条件与肥沃土壤,培育出的洋葱个头饱满、口感清甜,且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当地颇具口碑的特色农产品。
为破解销售难题,红古区供销联社电商团队携带高清设备深入田间地头,搭建“田间直播间”,主播们化身“农产品推荐官”,通过镜头实时展示洋葱的生长环境、采收过程与品质特点。直播中,主播们不仅详细讲解洋葱的营养价值、烹饪方式,还邀请农户现场分享种植经验,让网友们直观感受到农产品的优质与农户的劳作不易。“与传统销售相比,直播带货让我们对产品了解得更多,说实话,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就是方便,还可以送货上门。”王阿姨说。
此次助农行动,是红古区供销联社探索“互联网+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的生动实践。红古供销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直播当天洋葱销售量达20吨,直播销售初步打开了线上市场局面。后续将聚焦群众需求,拓展直供品种,让更多优质农特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打通服务‘三农’与便民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产业兴则乡村兴,红古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红古区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统领“三农”工作,打造“精细蔬菜”“高效养殖”“优质果品”三大产业集群,预计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产量达到28.75万吨。红古区将持续发力,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采用电商销售模式,进一步深化产销对接,助力特色农产品打响区域品牌,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