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应变求变 智融深融——2025(第八届)甘肃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 特别报道】对话丝路 江河共鸣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25 09:19:04

对话丝路 江河共鸣

甘肃国际传播中心记者 王梓懿 徐敏之

“希望我们继续传递白俄罗斯与中国人民精心守护的文化与传统……”在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成立三周年之际,白俄罗斯记者联盟主席、“明斯克-新闻”通讯社董事局主席安德烈·克里沃舍耶夫的致辞,传递出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

这是一份对甘肃国际传播中心的暖心问候,亦是一次开启跨越国界对话的全新起笔。

安德烈特别提及双方过往的合作,那些共同采写的丝路故事、联合制作的文化报道,早已化作双方相互认知的“窗口”——明斯克街头的报刊亭里,曾出现过甘肃敦煌壁画的特写;甘肃的新媒体平台上,也记录过白俄罗斯乡村的春日景象。

而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已升华成难得的“江河”之约。

在2025(第八届)甘肃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双方宣布将于2026年启动“大河共流:‘一带一路’母亲河文明对话”纪录片拍摄项目,该项目以中国黄河与白俄罗斯第聂伯河为核心,计划通过拍摄系列短视频与微纪录片,讲述两国“母亲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变迁。“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第聂伯河承载着斯拉夫民族的记忆,我们希望通过镜头,展现两大文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共鸣与交融。”安德烈表示,期待该项目让更多人感受到文明互鉴的魅力。

事实上,这份“江河之约”并非偶然。早在2023年8月,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甘肃新媒体集团)就与白俄罗斯记者联盟和“明斯克-新闻”通讯社签署交流合作协议。自那以后,双方通过搭建制度化交流平台,实现新闻资源共享与传播渠道互鉴,为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我们要让世界看到,新丝绸之路的复兴,不只是道路的联通,更是文明的共鸣。”安德烈的这句话,恰是甘肃国际传播中心三载深耕的初心回响。未来,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将以更鲜活的传播载体、更深厚的文化联结,在文明交流互鉴的画卷上继续着墨,让跨越山海的跨国情谊,在持续深化的互鉴中沉淀为更深厚的信任与共鸣。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