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从“丰收图景”到“振兴答卷”——环县庆祝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农业领域招商引资推介会侧记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23 19:54:49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李文 郭海霞

千里金风送爽,环州大地铺金。9月23日,在巍巍宋塔与环州故城的见证下,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依托“中国羊谷 善美环州”品牌,环县庆祝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农业领域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此举行。活动将持续至10月31日,通过农特产品展销、美食品鉴、农耕体验、非遗展示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环县农业新成就、农村新面貌、农民新风采,奏响了一曲以农民为主角、以产业为根基的乡村振兴奋进之歌。

  主场表扬:致敬奋斗者,凝聚新动能

上午9时,大会现场人头攒动,“庆丰收·迎国庆”的标语烘托出喜庆氛围。百名来自各乡镇的养殖明星和丰收带头人胸佩红绶带,成为全场焦点。在热烈的掌声中,县委副书记王建刚宣读了表彰名单,获奖者依次上台接受荣誉。

“真没想到,种地养羊也能站上领奖台披红挂彩!”木钵镇殷家桥村的慕玲笑容灿烂。她与儿子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已科学化养殖400多只羊,家庭收入节节高。这些扎根土地的奋斗者,是环县农业发展的坚实根基和最美风景。

表扬环节后,活动进入招商引资推介。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程水银向在场企业家发出热情邀约:“环县羊只饲养量近400万只,年出栏肉羊超200万只,今年产值预计突破70亿元!我们诚挚期待与大家共绘肉羊产业蓝图……”推介的重点项目清单涵盖肉羊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多个领域,潜力巨大,引人关注。

随后举行的签约仪式将气氛推向高潮。羊肉采购、小杂粮种植基地合作等项目相继落笔,掌声此起彼伏。本次推介会成功签约10个涉农项目,金额超10亿元,涉及特色农产品销售、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及产业链深化合作,为环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县委书记曹育铮在讲话中强调,丰收是奋斗的凯歌,是时代的华章,更是需要接续奋斗的重任。他表示,要将丰收喜悦转化为发展动力,让“环州好物”行销更广,让农民钱包更鼓,合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艺演出环节,《欢天喜地庆丰收》《双脚踏上幸福路》等充满乡土气息的节目轮番上演,生动演绎耕耘与收获,引发观众深深共鸣。

 市集寻味:品味环州特色,共享丰收喜悦

“快来尝尝农家月饼!”“刚出锅的羊羔肉,鲜香无比!”景福门广场旁的“环州好物 农产市集”人声鼎沸。20个乡镇和部分企业的30多个摊位依次排开,手工刺绣、环县羊肉、小杂粮、山地苹果、蜂蜜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味道。

合道镇工作人员邓佳乐正通过直播热情推介家乡特产:“这是咱合道的新苹果,脆甜脆甜的;这是林下散养的土鸡蛋……”她介绍,本次市集精选了17种优质农产品,充分展示丰收成果。环城镇展位前,两个重达40多斤的巨型南瓜吸引众人围观。工作人员杨雅楠说:“我们带来的近50种产品,都是直接从农户家收购的新鲜货。”

美食品鉴区烟火缭绕,香气四溢。环县羊羔肉、烤串、燕面揉揉、荞面饸饹等美食让游客赞不绝口。“专程从庆城赶来,就为这口地道的环县羊肉!”游客张岐边吃边夸,“肉质鲜嫩,名不虚传!”舌尖上的“环州味道”,不仅满足了味蕾,更传递着丰收的甜蜜与幸福。

  融合赋能:探索新路径,绘就新画卷

产业兴,则乡村兴。环县稳步壮大的草羊产业,香飘四海的“环县羊羔肉”,已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宝”;遍布乡间的果蔬大棚、菌菇棚、小杂粮田,则丰富了“菜篮子”,撑起了“幸福伞”,鼓足了“钱袋子”。这一幅幅鲜活图景,是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动体现,更是环县乡村振兴的坚实足迹。

洪德镇庄子峁生态农庄负责人杨清艳作为丰收带头人,感受深切:“现在的好光景总结起来就是:钱袋子鼓了,日子有奔头;人心齐了,发展有底气;精气神足了,振兴有劲头!”她带领农庄探索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农文旅融合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样板。“路虽难,但我们走得踏实。我会一直坚守,带领乡亲们让家乡更美、日子更红火!”

曲子镇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兵分享了本村的“致富密码”——农文旅融合。西沟村紧扣“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理念,依托产业优势,探索“村集体+公司+农户”运营机制,推动三产深度融合。目前已开发辣椒制品、萝卜干等20余种特产,带动35家家庭作坊、4家农家乐发展,培育本土主播10人,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200万元,真正让“土特产”变成了“金疙瘩”。

据环州故城景区副主任道佳男介绍,丰收节期间环县还将举办非遗体验、无人机秀等15项精彩活动,让游客全方位感受环县农耕文化魅力,共享丰收喜悦。

秋风送爽,丰收的歌声在环州大地回响。这场以丰收为名的盛会,不仅展示了环县农业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决心与信心。站在新征程上,环县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携手各方伙伴,共同绘制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