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2025质量甘肃行】东兴铝业:全链联动筑根基 数智创新塑品牌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5-09-18 21:02:35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曹旭 吴承启 李钰婕

铝,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脊梁”,是支撑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升级的核心材料。在甘肃这片工业沃土上,酒钢集团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兴铝业”)以全产业链布局为依托,从首批“陇字号”品牌认证企业到冶金有色行业质量标杆,用实干与创新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东兴答卷”。

9月18日,“质量强省 富民兴陇——2025年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主题采访团走进东兴铝业,探寻其从“甘肃产品”到“甘肃品牌”的蝶变密码。

厂区内况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春燕 摄

  从全链布局到品质扎根:“陇字号”认证的价值积淀

依托酒钢集团资源优势,东兴铝业在西北工业版图上筑起了冶金有色产业的“桥头堡”。建成西北第一、全国第六的170万吨电解铝产能,以及全国规模第一的65万吨铝加工材产能,形成了覆盖“原料—冶炼—加工—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为质量管控提供了坚实载体。这份产业底气,源于半个多世纪的行业深耕与责任坚守。

2025年,作为首批通过“陇字号”品牌认证的工业企业,东兴铝业的“甘铝”牌重熔用铝锭凭借过硬品质成为行业标杆。公司通过设立专职首席质量官,推行“责任穿透”机制,将质量目标分解至研发、采购等12个部门、300余个岗位,构建起“战略引领—过程控制—执行落地”的闭环管理体系。在原料采购环节,创新氧化铝、阳极炭块“按质论价”机制,联合上游建立质量标准数据库,实现采购合格率100%;生产端采用预焙阳极电解槽先进工艺,将重熔用铝锭AL99.70以上纯度占比提升至96%以上,更攻克500KA预焙铝电解槽生产Al99.90高纯铝的行业难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炼铝炉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陈德政 摄

  数智赋能:技术创新破解质量提升“卡脖子”难题

“冶金有色行业的质量升级,必须靠技术创新‘破局’。公司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将‘经验生产’转向‘标准制造’,让质量管控更精准、更高效。”酒钢集团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锁说。

张金锁向采访团成员介绍炼铝设备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婧 摄

公司计划打造“智慧东兴”平台,建成覆盖熔炼、铸造、加工全流程的MES/ERP系统,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质量指标动态监控。例如,在铸锭环节,采用自动化浇铸线与机器人堆垛技术,将铝锭尺寸公差控制在±5mm以内,表面合格率提升至99.5%;通过光谱仪(OES)、ICP-MS等精密检测设备,实现微量元素检测精度达0.001%,满足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端领域对杂质含量的严苛要求。

供应链协同更激活了全链质量动能。企业打破行业“上下游分割、标准不一”的痛点,构建“股权合作+长单绑定+数字协同”新模式,与自备电厂实现100%煤炭股权合作,年消纳新能源55亿千瓦时,既降碳又保障产品一致性;下游通过“铝液外发数字化系统”实现直供“零损耗、全追溯”,每年为上下游企业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同时,建立覆盖100余家客户的质量跟踪数据库,推行“半小时响应、24小时到场”服务承诺,客户满意度连续三年超90%。

  锚定未来:构建铝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如今的东兴铝业,不仅让“甘铝”牌铝锭通过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更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企业电池箔生产的核心原料供应商,产品还借助“一带一路”东风远销中亚,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0%。品牌效应更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企业获得绿色信贷利率优惠,还带动省内10余家有色冶金企业加入“陇字号”品牌联盟,共享检测平台与技术标准。

炼铝设备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曹旭 摄

展望未来,东兴铝业公司将持续深化“陇字号”品牌建设,建设高端铝合金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铝、航空航天铝材等产品,力争2026年实现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超40%。“我们将以质量联动为核心,带动更多‘陇字号’冶金有色企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让‘甘肃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更有话语权。”张金锁如是说。

从戈壁建厂到全链标杆,从单一生产到品牌引领,东兴铝业以“陇字号”为帆,以数智创新为桨,在冶金有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全速前行。这份坚守与突破,不仅是企业的成长印记,更是甘肃制造业向“品牌强省”迈进的生动注脚。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