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渭源:特色产业织就增收致富新路

来源/ 定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17 16:59:39

渭源:特色产业织就增收致富新路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亚雄 通讯员 陈慧娟 周琼

金秋时节,渭源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该县以乡村振兴为统领,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畜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在莲峰镇千亩马铃薯基地,机械采挖、群众分拣,一派繁忙。该基地覆盖4个村、2000亩种植面积,有效推动品种优化和结构调整。种植户赵福彦欣喜地说:“合作社提供的新品种长势好,预计亩产可达两千多元。”

田家河乡的中药材基地绿意盎然,党参、当归、黄芪等长势喜人。药农牛润成介绍,去年种三亩党参收入3万元,今年扩种到10亩,长势更好。依托甘肃药业集团陇神中药材有限公司,该乡建立“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机制,保障了药农收益。

五竹镇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同样生机勃勃。今年该镇建成2000亩绿色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免费为365户农户提供优质种薯,实行一体化运营。由省农科院和县农技中心组成的技术团队,全程推广集成技术,实现亩均节肥20%、病虫害减少25%。通过联农带农,2025年预计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五竹镇渭河源村的粉木耳种植基地,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分拣。企业推出“借棒还耳”模式,免费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并实行统一回收,极大降低了农户风险。2025年该模式已带动180户发展庭院经济,预计户均增收1.2万元。

今年,渭源县牢固树立链式思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广“832”种植模式,带动中药材育苗4万亩,申报中药材GAP种植面积14.7万亩,占全省近一半。同时投资2.7亿元提升育种制种能力,全力争创“国家级马铃薯(种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扩户扩群和精深加工并举,全县建成规模养殖场485家,畜牧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渭源大地上,马铃薯铺就丰收大道,中药材孕育振兴希望,规模养殖奏响牧歌悠扬,粉木耳绽放产业新姿。这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富民之路正越走越宽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