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马衔山下忙重建 全力以赴筑新居——兰州市榆中县灾后安置配套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13 00:18:08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李明娟

汽车驶出榆中县城,向马坡乡方向行进。洪灾过后,沟道内原本杂乱林立的乱石已被清理得规整有序,路面较以往平整了许多。沿途可见公路抢修、安置点土地平整、村民抢收秋粮的繁忙场景,一幅灾后重建与生产恢复并行的生动画面正徐徐展开。

自8月7日山洪灾害发生以来,地处马衔山脚下的榆中县马坡乡旧庄沟村,大型机械的轰鸣声便未曾停歇。近日,该村房屋受损农户集中安置房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重建前期工作正加速推进,为受灾群众早日“安家”筑牢基础。

9月10日,记者走进马坡乡旧庄沟村村委会对面的甘肃建投六建集团项目现场,这里是榆中县山洪灾害房屋受损农户集中安置房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建设现场。现场机械轰鸣不断,项目部板房已全部搭建完成,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推进各项筹备工作。门口的工程概况牌显示,该灾后重建工程于9月7日正式启动,计划10月31日全面完工;安置房采用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达7757.05平方米,建成后将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难题。

“目前项目正集中力量推进土地平整、地基开挖,同时加快水泥、砖块、钢筋等建材的运输与储备,为后续主体施工抢时间。”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道。

记者从甘肃建投榆中县山洪灾害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获悉,此次甘肃建投共承担榆中县3个集中安置点的建设任务。项目开工以来,各建设团队以“抢工期、保质量、惠民生”为目标,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建设任务细化到每一名管理人员、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重建工作高效推进。为保障进度,3个项目部精选96名管理人员全程驻场统筹调度,组织近500名劳务作业人员分班施工、轮班作业,100余辆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24小时高效运转,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员攻坚”的建设合力。

目前,甘肃建投集团建设的3个安置点均按计划稳步推进:由四建公司承建的小康营村集中安置点,计划建设2栋五层住宅楼,当前已进入地上一层施工阶段;由西部市政公司承建的八门寺村集中安置点,同步开展新建安置房的土方开挖与房屋基础砌筑工作,累计外运土方已近11万立方米;由六建公司承建的旧庄沟村安置点,新建房屋的前期作业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沿着基本恢复通行的道路继续前行,记者看到,由中铁二十一局承建的马莲滩村安置点,也在加紧推进重建所需的土地清理、道路平整等前期工作。

灾后重建不仅有施工方的“硬核”攻坚,更有当地群众的“主动参与”。在旧庄沟村,村民张秀花正忙着在自家地里采收洋芋,她告诉记者:“等把庄稼收完,我和老伴就去安置点项目工地打工,既能多挣点钱补贴家用,也能为家乡的重建出份力。”群众的积极参与,让灾后重建不仅是“盖房子、修道路”的工程,更成为“凝聚人心、共渡难关”的民心工程。

截至目前,榆中县已通过租赁住房、投亲靠友等多元化方式,实现了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全覆盖、无遗漏”,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活。与此同时,当地相关部门及各级干部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主动下沉一线摸排需求,帮助群众解决蔬菜销售、子女入学、就医问诊等实际困难,让民生温度始终“在线”。

从抢险救灾到重建攻坚,从临时安置到民生保障,榆中县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责任在肩”的使命感,统筹推进灾后重建与生产恢复,用实际行动为受灾群众筑起“安心墙”,奋力书写着“灾后重生、家园更美”的榆中答卷。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