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山论语】争做开拓创新的领路者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11 08:28:50

【兰山论语】

争做开拓创新的领路者

兰 宇

秋意渐浓,第41个教师节如期而至。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加凸显。新时代的教育事业,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还需要能点亮创新火种、引领精神成长的“人师”——亦即胸怀开阔、勇于开拓的“大先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老话揭示了一个常被忽略的前提,那位“领进门”的师傅,自己首先得是“会创造的老师”。唯有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和探索勇气,方能培养出“会创造的学生”。古语有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在知识获取日益便捷的今天,教师的角色早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启迪者、创新能力的塑造者和人格成长的引领者。他们手中打开的不应只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们传授的不应只是标准答案,更是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方法。

欲培养创造者,先要有创造者的榜样。教师能否成为创新的“活教材”,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一个因循守旧的教师,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而一个勇于尝试、善于反思的教师,则能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递创新精神。这种言传身教比任何教科书上的说教都更加有力。

创造力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包容的课堂环境正是这样的沃土——在这里,“不一样的回答”不会遭到简单否定,而是被倾听和探讨;学生被鼓励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巧妙追问中训练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这样的课堂不是知识的“灌输场”,而是思维的“运动场”,学生在其中锻炼的是联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核心素养。

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同样至关重要。当把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时,教育就完成了从“知”到“行”的跨越。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更真正搭起了“学”与“用”的桥梁,让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符号,而成为改造世界的工具。

让更多教师成为“创造的领路人”,需要制度保障和社会支持的双重助力。一方面,应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不再单纯以分数论英雄,为教师创新教学创造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投入,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和支持。同时,整个社会应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教师能够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尝试教学的新可能。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