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天水:葡萄满园迎丰收 特色产业促振兴

来源/ 天水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10 08:42:07

葡萄满园迎丰收 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阳镇新品种葡萄栽植示范园负责人何自义检查葡萄长势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李旺旺 崔柏漩

金秋时节,全市3.24万亩葡萄迎来了丰收,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甜蜜密码”。

9月4日一大早,记者走进麦积区新阳镇张家坪村启红家庭农场,目之所及皆是丰收的景象。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葡萄架,藤蔓间挂满沉甸甸的果实,紫色的巨峰葡萄果粒饱满、色泽鲜亮。果农们穿梭于藤蔓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种植了30亩葡萄,今年大约能产6万斤,预计收入30万元左右,和去年相比产量增加1万余斤,收入能增加五六万元。”正在采摘葡萄的果农霍亮峰笑着对记者说。

“客商要的是精品果,只有走精品路线才能卖上好价钱。”启红家庭农场负责人温启红,一直在不断提升技术和设备生产高端果。他说:“我们农场的葡萄亩产约3000斤,30亩葡萄产量达6万斤左右。按照今年的价格,收入肯定要比去年高。”

近年来,麦积区新阳镇的葡萄因果形正、颜色艳、汁水多、口感好等特点深受客户欢迎,每年葡萄成熟上市季,总能吸引许多外地客商争相收购。新阳镇葡萄代理商雷明明说:“今年来自福建、浙江、广东等南方地区的客商特别多,对葡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我所代理的客商已卖出去800多吨葡萄。”

随后,记者来到新阳镇新品种葡萄栽植示范园,只见一座座温室大棚矗立在阳光下,棚内阳光玫瑰、妮娜皇后、黄金蜜等不同品种的葡萄同样缀满藤蔓。该示范园负责人何自义穿梭在葡萄架间查看葡萄长势。“这个基地2022年建成,占地22亩,引进新品种16个,亩产4000斤,预计今年每亩收入将达40000元。”何自义自信地说,“示范园还能为新阳镇老旧果园改造提供技术和品种示范。” 

近年来,新阳镇立足葡萄产业发展实际,坚持把葡萄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果品产业迭代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通过项目实施和引新培优,逐步形成了以赵家庄新品种葡萄种植示范引领,王家庄、胡大等河谷川水地鲜食葡萄种植为主的发展布局。目前,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

新阳镇副镇长李小亮表示:“镇政府高度重视葡萄产业发展,多次邀请国家葡萄产业特派团技术人员来我镇进行技术指导,既帮助果农提升栽培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推动本地葡萄品质提质升级。”

“今年虽然受到高温、干旱、大风等天气的影响,但是总体情况好于去年,葡萄的口感、产量比去年都有所增加,高端果还是供不应求。”麦积区果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钱永波告诉记者。

据了解,2025年全市葡萄种植总面积3.24万亩,自8月中旬陆续上市以来,现已销售过半,预计总产量将突破6.7万吨。近年来,我市引进以阳光玫瑰、妮娜皇后、蜜光为主的葡萄新优品种10多个,有效推动了葡萄产业健康发展,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富民增收路。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