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三北精神”的凉州注脚 微电影《山杏红了》即将亮相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通讯员 陈凯年 时间/2025-09-08 18:09:3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陈凯年

电影《山杏红了》以凉州区南部山区部分植树故事为原型创作,通过影片中的南山村生态蝶变为叙事主线,深度呼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三北”工程建设,将个体奋斗嵌入时代脉络,在乡村振兴宏大叙事中,凝练生态共生、代际传承与青年担当的思想内核,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提供兼具高度与温度的影像注脚。

微电影《山杏红了》的场景选址在凉州区,近年来,凉州区在祁连山浅山区适宜造林区域大力营造碳汇林,影片开篇以爷爷“种总比不种强”的坚守,体现了村民对生态改善的渴望。主人公陈屹林携专业知识返乡,通过土壤检测、林种规划,让山杏、樟子松扎根荒坡,打破了“南山不种树”的魔咒。最终,南山村借助绿树发展林下经济与观光产业,实现了“荒山变金山”,完整呈现了“生态保护-产业增值-村民增收”的闭环。

同时,影片暗合“三北”工程建设“久久为功”的精神。爷爷数十年省口粮换羊粪、背水摔断肋骨仍坚持种树,主角陈屹林面对质疑、资金短缺、高温枯苗等困难毫不退缩,叶知秋携技术驰援,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每一代都是生态治理的“接力者”,诠释了生态建设需要代际坚守的理念。

此外,影片还聚焦青年与乡土的双向赋能。陈屹林放弃大城市的机会返乡,以专业知识让土地焕发生机,叶知秋作为“走出去”的南山子弟,又携林草专业知识“返回来”,两人携手展现了当代青年与乡村的共生关系,奏响了“乡村振兴,青年有为”的强音。

该片预计总时长60分钟,由中共凉州区委宣传部、甘肃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凉州区融媒体中心、凉州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甘肃创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甘肃晨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甘肃子夜传媒有限公司、甘肃鲸浪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武威市凉州区摄影家协会联合摄制。影片从6月底开始筹备,于7月20日正式定稿。导演组同步进行演员海选,并于8月1日正式开机,8月17日杀青,经过一个月的后期制作,即将与观众见面。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