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吴承启 通讯员 于晨晖
“以前在村里上课,只有一块黑板,现在连课文都能变成动画片啦!”9月1日,新学期伊始,位于七里河区西果园镇的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五年级同学付佩佩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双手捧着崭新的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欢喜。如今,她再也不用羡慕城里的小朋友了,在家门口,她就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同等优质的教育。
付佩佩就读的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是兰州市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中重焕生机的乡村学校代表。这所始建于1958年的学校,是城乡接合部的一所学校,数十年来一直承载着当地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任。近年来,为破解农村教育资源分散、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难题,学校主动整合8所农村小学的资源,创新构建起九年一贯制办学体系,成为兰州市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重要试点,为乡村孩子搭建起一条从小学到初中的优质教育成长通道。
走进兰州二十九中的校园,处处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象:彩色跑道环绕的操场充满青春活力,挂满绿植的走廊清新雅致,滚动着“欢迎新同学”字样的电子屏传递着温暖与关怀。而在过去,付佩佩所在的乡村学校条件简陋——没有统一的校服,唯一的书柜里,大多是书皮磨破的书籍,新书籍不是很多。如今,一切都变了样:她穿上了崭新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格外醒目;还住进了温馨明亮的宿舍,四张床铺整齐排列,书桌一角的新课本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让她时刻感受到家一般的舒适与安心。
为了让乡村孩子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学校从细节入手,全力解决他们的生活难题:实行专业的寄宿制管理,12名生活管理老师全天候贴心照料学生的日常起居;提供免费三餐,热气腾腾的红烧鸡腿、鲜香可口的冬瓜丸子汤……每天都能让孩子们吃得营养又满足;配备专属校车负责接送,彻底解决了偏远地区学生的通勤困扰。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77人,488名学生在这里快乐成长,其中小学部设6个班共216人,初中部设9个班共272人,师生携手,共同构建起一个温暖和谐的校园大家庭。
更值得关注的是,学校依托优质教育集团资源,为学生搭建起更高层次的成长平台:初中部隶属于兰州市理工大学教育集团,小学部隶属于安西路教育集团。借助集团化办学带来的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等优势,乡村孩子得以同步享受到城区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名校”的愿望。
新校园带来新气象,兰州二十九中以“根深叶茂,本立道生”为办学使命,秉持“树人文化,绿色人文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深耕乡村教育特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学校精心策划并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从经典诵读、艺术创作,到体育竞技、实践体验,覆盖德智体美劳各个领域,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在全面发展中收获成长的喜悦。凭借卓越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绿色学校”“兰州市乡村精品校”“兰州市德育五星校”“七里河区清廉学校示范点”等多项荣誉,成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例。
“爸爸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城乡教育均衡化带来的变化,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我要在这里好好学习,不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付佩佩笑着说,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如今,在七里河区,像兰州二十九中这样的乡村学校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像付佩佩一样的乡村孩子,正沐浴在优质教育的阳光下,在设施完善、充满关怀的校园里汲取知识、追逐梦想,开启属于自己的崭新成长旅程。
而这,正是城乡教育均衡化战略落地生根的最佳见证——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希望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上茁壮成长,用教育的力量,托举起乡村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