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刊】抗战历史的文学表达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03 08:58:54

【书评】

抗战历史的文学表达

吴道毅 钟云霞

故乡是作家成长的摇篮,是作家汲取文学营养的丰厚热土。作家叶梅出生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她对家乡充满深厚的感情和真挚的热爱。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与西陵峡,让她作为家乡人深感自豪;三峡神女的动人传说,为她带来丰富的艺术滋养,并且不时触发她的创作灵感。儿时聆听大人们讲述的三峡抗日故事,深深地感动着她,在她的文学园地里日渐生根、发芽、蓄积力量,等待有朝一日破土而出。这次,她创作推出长篇小说《神女》,表达出她对故乡的深沉眷恋和对革命英烈的深切缅怀。

这部作品以浪漫、柔情、温婉与充满诗性的语言,歌颂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死守国土、战胜日寇的精神境界,以文学的笔触深刻揭示三峡抗战的伟大历史启示意义。

三峡抗战发生在抗日战争中后期,与鄂西会战交叉、重叠,主要任务是通过长江三峡航运,实现上海、武汉等中东部地区的武器、工厂、物资等大规模西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作者对这段历史情有独钟,对三峡人民抗战救国的英勇事迹了然于心,正如她在创作谈《与山水相融的三峡人民抗战史》中所说:“正是平凡而伟大的三峡人民,以他们坚实不屈的脊梁,筑起了长江三峡的屏障,挫败了日军西进的妄想。”为了写好这部长篇小说,她广泛收集三峡抗战民间口述史、家族史,深入钻研文献记录,再通过艺术创造,着力还原三峡抗战历史的生动场景。

《神女》以雄奇、美丽的长江三峡为地域背景,展示出长江三峡瑰丽多姿、美轮美奂的惊世之美——诸如山的雄奇,水的湍急,峡的凶险,以及绝壁的伟岸,回荡着三峡经久不衰的神话传说,演绎出三峡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习俗。作品还描绘了三峡抗战时期广阔、丰满的生活画卷,诸如日寇对巴东县城屡次轰炸导致平民百姓的大量死伤与离散,巴东、恩施等地国民党阵营各种势力之间的权力博弈和官员的腐败行径,黑社会团伙的无恶不作,覃九河次子覃远蛟利用军事参谋的身份与秋芳假扮夫妻从事抗日斗争等。这些内容多侧面、多维度地呈现出历史的真实,从而也让小说的叙述内容更加丰富。

这个类型的文学创作离不开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特别是离不开刻画具有思想感召力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引导读者积极向上,感受真善美的召唤。《神女》成功塑造覃九河、覃义蛟等三峡抗战中的土家族儿女形象,充分彰显出他们忠勇爱国的民族传统,展现出三峡各族人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意识。覃九河、覃义蛟父子一个老成历练,“威震一方”,一个生龙活虎,性格急躁,但同为土家族儿女,不仅是长江三峡孕育而出的水中蛟龙,有着驯服险滩急流的超强胆识与本领,是三峡地区远近闻名的船主或桡夫子,而且都有着一副侠肝义胆,尤其是都传承着忠勇爱国的文化血脉,都有一颗火红的中国心。他们在三峡抗战中毫不犹豫地舍小家、顾大家,全力投入长江物资抢运等抗战活动中,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覃九河被聘为三峡航道引水人,几乎出动家中所有船只参与抗战物资抢运,又购买小火轮,聘用英国船员,亲自谋划、实施,运用小火轮成功转移珍贵文物。覃义蛟带着船工远至宜昌、武汉为国家抢运物资,后又与两位同伴在战场担任担架员,抢救伤员,掩埋烈士遗体,最后与父亲覃九河一起出色地完成抗敌计划。

在《神女》中,凤娘是焕发着神女光彩的女性形象,闪烁着三峡文化的瑰丽光芒,也承载着作者的文化与审美理想。凤娘是出身于乡绅人家的三峡美丽女子,她聪慧异常,从小就喜爱识别三峡、神农架特有的中草药,又是通英语、懂医术、追求革命的现代知识女性。因为抗婚、叛离封建旧家庭与参与革命事业,她被父亲带乡丁追杀,被官府通缉,被黑社会绑架,一次次受难,乃至失忆,却一次次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她错失与情人的姻缘,却收获了与救命恩人覃义蛟的美好爱情。丈夫覃义蛟参加战时物资抢运数月不归,她在家中抚育子女,开办药房。巴东县城频遭日机轰炸,死伤无数,疾病流行,她的医术正好派上大用场。

总之,凤娘美丽、仁爱、宽宏、智慧、勇敢、多情,是与时俱进的时代骄子,她不断接受新文化或现代文明,融汇多种文化形态的优长,走向更新更广更高的精神世界。在她的周围,还有覃玉蛟、绣儿等美丽而可爱的女子,或知书识礼,深明大义,抗日救国,或心灵手巧,吃苦耐劳,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神女》,叶梅著,作家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联合出版)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