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国际客户三个月内三回首:兰石集团氢能装备出海步伐提速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5-09-02 15:31:49

在全球积极推动能源转型、追求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载体,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兰石集团凭借敏锐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氢能产业领域强势崛起,走出了一条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布局,从装备制造到应用场景拓展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5年7月29日,沙特阿卜杜拉·哈希姆工业气体与设备公司(AHG公司)组团飞抵兰州新区,与兰石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意向采购协议,将双方合作提升至战略合作层面。根据最新协议,双方将依托在氢氨能源装备技术及制造领域的互补优势,共同推动氢氨能源“制、储、加、用”全链条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应用,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加强优势互补,在氢氨制备技术和装备、有机固废绿色化利用、CCUS及熔盐储能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能源解决方案。此前,今年4月、5月,AHG公司先后与兰石集团签订了70兆帕橇装加氢站项目、10标方PEM电解水制氢设备项目合同。

国际客户与兰石集团频繁开展合作,与兰石集团紧抓新一轮能源革命和“双碳”机遇,大力开展氢能源装备研发与关键技术研究密不可分。

兰石集团氢能装备受到国际市场认可,2025年4月,与沙特AHG公司签订70MPa橇装加氢站项目。一个月内AHG公司再回首,与兰石集团签订10Nm3/h PEM电解水制氢设备项目合同。7月29日,沙特AHG公司与兰石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意向采购协议,将双方合作提升至战略合作层面

立足自身优势  产业布局联动贯通

近年来,兰石集团紧紧抓住国家《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及省政府《关于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机遇,积极投身于氢能装备产业的发展。

兰石集团立足自身在炼油加氢领域涉氢装备制造与氢能开发利用技术等优势,精心绘制具有兰石特色的氢能装备产业发展图谱,成功构建起覆盖“制储输加用”五位一体的产业体系。通过组建新能源事业部统筹规划,成立兰石氢原、广东兰石等专业公司,实现了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的中试示范和推广应用,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多基地协同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具备了氢能装备模块化、工程化、产业化发展条件,拥有绿氢产业EPC总承包能力。

兰石集团自主研制出甘肃首台国内主流规格1000标方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100标方PEM电解水制氢橇装装置、1000标方温和氨裂解制氢装置,实现了多种技术形式制氢。图为PEM电解水制氢系统

集聚创新资源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兰石集团始终坚持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原则,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仙湖实验室、北京有研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搭建起甘肃省首个氢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兰石-仙湖氢能及氨氢融合装备技术联合实验室、新型氢(氨)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不断加快氢能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步伐。累计攻克核心技术15项,研制关键装备11台(套),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5项,覆盖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

在制氢领域,自主研制出甘肃首台国内主流规格1000标方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100标方PEM电解水制氢橇装装置、1000标方温和氨裂解制氢装置,实现了多种技术形式制氢。其中,10标方PEM电解水制氢设备成功出口沙特,氢气、氧气分离塔装备应用于中国石油体系内(蓝海新材)首个高端聚烯烃产业链示范项目。在储氢领域,兰石集团成功开发国内首套20千瓦常温常压固态合金储氢及燃料电池系统,自主研制98兆帕、50兆帕系列高压气态储氢容器,并在海德利森丹灶加氢站等得以应用。在加氢领域,兰石集团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套45兆帕离子液氢气压缩机、90兆帕离子液氢气压缩机,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自主研制的加氢用微通道换热器,也在多个加氢站广泛应用,首单加氢装备出口沙特70兆帕橇装加氢站。在用氢领域,兰石集团形成“制氢加氢一体站整体解决方案”“生物质(垃圾)炭化气化制绿氢绿醇整体解决方案”“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并自主建成甘肃省首个绿氢“制储输加用”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生物质炭化气化技术成功应用于兰州新区、湖南郴州生活垃圾(生物质)分布式制碳粉集中式制氢项目。

兰石集团自主研制的生物质低温炭化一体化装置成功应用于湖南汝城垃圾无氧炭化项目

强化协同发展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兰石集团持续强化与政府、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积极在氢交通、氢化工、氢冶金等领域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在氢交通领域,兰石集团首个氢能领域EPC项目——兰州市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初步完成了氢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首辆氢能大巴在兰州市区—兰州新区实现跨区域试跑。此外,兰石集团获批二级加油站建设指标,正在联合兰州市建设甘肃省首个油、电、氢一体化多能互补站,并开通兰州市区到兰州新区的氢能公交线路;联合庆阳市推进138座“油气电氢储”五位一体综合能源示范站建设;联合酒泉市建设风光储氢氨醇示范项目。在氢化工领域,兰石集团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建成兰石金化煤制氢、盘锦浩业渣油加氢深加工项目,并推进多个制氢制绿氨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相关关键技术落地应用,统筹推进国家“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申报,“兰石集团绿氢绿氨一体化试验示范项目”和“兰石集团1万吨制氢制绿色燃料项目”两个项目获推荐报送至国家能源局。在氢冶金领域,兰石集团依托绿氢“制储输加用”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联合金川集团在兰石集团高端装备制造园区,共建1万吨/年高端装备用镍基合金先进材料生产线,推进氢冶金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和产业化。

兰石集团紧抓新一轮能源革命和“双碳”机遇,大力开展氢能源装备研发与关键技术研究,建成甘肃首个绿氢“制储输加用”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

参与编制标准  产业优势持续巩固

在产业标准制定方面,兰石集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在氢能装备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兰石集团申请授权了“一种模拟离子液体氢气压缩机的性能试验装置”“一种用于离子液体压缩机的高压气液分离器”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参与编制《加氢站用储氢压力容器》《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管理指南》《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技术规范》《光热发电熔盐储能系统技术规范》《既有产业园区零碳改造技术标准》等标准,为氢能产业的规范化发展贡献力量。

兰石集团将继续坚持核心技术装备迭代升级与应用场景拓展示范“两手抓”。一方面,充分依托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科研机构平台及兰石集团自身在能源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加强与兰石-仙湖氢能及氨氢融合装备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合作,共同攻关新型制氢催化剂、高效储氢材料等的研发,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联合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加大对氢能与低碳领域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依托甘肃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发挥兰石集团在氢能“制储输加用”关键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等优势,构建与中科院兰州“一院三所”等院所、高校,以及在甘能源企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申报、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央企攻坚工程”,以及全省研产融合科技攻关赋能计划,为“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探索路径,破解当前我省面临的新能源消纳难等困境。

此外,兰石集团还将依托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在甘央企,以及省属能源企业,建立新能源领域产业联盟,聚焦氢能与低碳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多能互补灵活发电、高效安全氢电融合、工业降碳及碳资源利用等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氢能在交通、冶金、化工等领域应用,构建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产业体系,助力甘肃从新能源制造大省迈向新能源应用强省。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