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敦煌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马玉玲)近日,为规范定点医疗机构DIP(按病种分值付费)结算管理,降低住院率与住院次均费用,防范医保基金运行风险,敦煌市医保局组织专业力量深入辖区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重点病种专项指导服务,推动医保精细化管理落地见效。
召开部署会,明确工作方向。敦煌市医保局召开工作部署会,局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及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医保办工作人员参会。会上,局主要负责人强调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部署任务;科室负责人解读DIP结算政策要点、基金运行现状及重点病种管理要求,明确“逐科室、逐条病历分析”目标,强调“杜绝低标入院、严控医疗成本”重点,为工作划定“时间表”与“路线图”。
成立专项组,凝聚协同合力。为保障工作高效推进,敦煌市医保局联合各定点医疗机构成立两个专项工作组,成员包括医保局业务骨干与临床科室专家,实行“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机制:医保局人员负责政策指导与数据核查,医疗机构人员负责病历调取与成本梳理,临床专家负责诊疗合理性评估。同时,工作组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病历解读、成本分摊等问题,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进驻科室分析,破解管理难点。专项工作组采取“进驻科室”模式,深入各定点医疗机构内科、外科等重点科室,对DIP结算数据量大的病种开展“一对一”病历分析。工作人员逐份查阅病历,核对诊疗项目、用药合理性与费用明细,协助医疗机构核算成本、分析盈亏,精准定位“高成本、低效益”诊疗环节;通过讲解低标入院典型案例、发放宣传手册,向医护人员普及低标入院危害与识别标准,引导规范收治流程,从源头减少不合理住院行为。
汇总成果学习,巩固工作成效。专项工作结束后,敦煌市医保局梳理工作报告并组织学习交流会。会上,工作组通报各医疗机构重点病种分析结果,分享成本控制、规范收治的优秀经验,指出部分机构病历书写不规范、成本核算不细致等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各定点医疗机构代表围绕“优化DIP诊疗路径、提升基金使用效率”交流讨论,就后续改进方案达成共识。
此次专项工作,既帮助定点医疗机构掌握DIP结算规律、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又推动“降低住院率、严控次均费用”目标落地,为敦煌市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筑牢“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