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特色产业“金钥匙”开启凉州乡村振兴“致富门”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通讯员 刘文鑫 时间/2025-08-28 11:41:5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文鑫

近年来,凉州区紧紧围绕“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发展壮大“10+N”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走进凉州区康宁镇食用菌产业园,日光温室内的景象生机勃勃。一簇簇鲜嫩的羊肚菌从菌垄中探出褐色的“小伞”,长势喜人。

康宁镇立足资源禀赋,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跨村联建、组团发展”的思路,引进种植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平菇、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种植。通过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着力将康宁镇“蘑菇小镇”打造成凉州区知名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让小小蘑菇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伞”。

在大柳镇瓜菜交易市场,则是另一番忙碌景象。车间内,数名工人精挑细选个头均匀、品质上乘的西瓜。经过检测传送带的筛选,这些西瓜将被装箱,准备发往各地。

这些西瓜都来自不远处的大柳镇集体经济产业园。近年来,大柳镇依托西瓜特色产业,打造大柳镇集体经济产业园,筛选种植适宜本地气候、口感清甜的高品质西瓜品种。如今,一颗颗“小西瓜”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的支点,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实在在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在沿沙区域的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现代化拱形温室里,一茬茬鲜嫩的沙葱郁郁葱葱,迸发着勃勃生机。“九墩滩的沙葱,昼夜温差大,全程使用农家肥,营养健康,绿色无污染,口感脆爽辛香。”甘肃荣淼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闻廷梅对九墩滩沙葱的品质赞不绝口。

九墩滩村集体经济沙葱产业基地在富康、沿河、富民3个村建设拱形温室107座。集体采用“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模式发展沙葱产业,同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露地沙葱50亩。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推广方式,把销售市场拓展到全国各地,让老百姓种出的好产品卖上好价钱,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与农户收入“双增收”。

康宁的菌、大柳的瓜、九墩滩的沙葱,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品牌,正铺就一条条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凉州区立足本土资源禀赋,深挖地域特色潜力,持续做足“土”文章,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创新经营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将特色产业打造成带动群众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