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时期的中共兰州市委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8-27 09:23:08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抗战时期的中共兰州市委

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办公室

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处在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为了加强党对兰州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共甘肃工委(以下简称甘工委)于1938年4月成立中共兰州市委,领导兰州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赴国难,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起斗争。经过中共中央多次与国民党谈判,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1937年5月党在兰州设立了“红军办事处”,后改为“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以下简称八办),谢觉哉同志为党中央代表。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甘肃工作委员会成立(因在兰州成立,当时也称为“中共兰州工委”,1938年3月正式改称“中共甘肃工委”)。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共甘肃工委与八办密切配合,以公开和秘密活动相结合,上层统战和基层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倡导各界爱国群众,建立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兰州,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逐步深入人心,以青年为主体的抗日进步团体纷纷成立。广大学生、妇女、工人、文化界人士和市民以各种形式呼吁抗战,要求民主,群众性救亡运动蓬勃兴起。1938年初,兰州的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中共甘肃工委成立后,根据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采取“从中心城市到外县,从外县到乡村”的发展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了发展党员和党组织的工作。为适应兰州党的工作和群众运动的需要,1938年4月建立了中共兰州市委,成为中共甘肃工委领导下的一个地区性城市组织。

中共兰州市委领导机构由三人组成,历届人员变化情况是:1938年4月至8月间,中共兰州市委书记由中共甘肃工委委员郑重远(郑冼瑕)兼任,组织委员赵子明,宣传委员陆云龙(陆靖安,原邮电支部书记)。

1938年8月至1939年9月,由陈成义担任书记,陆云龙任组织委员,罗沔(罗扬实)任宣传委员(兼甘工委所属学委委员)。

1939年9月,陈成义调延安学习,由陆云龙任市委书记,鲜维峻(原回民特支书记)任组织委员,罗扬实任宣传委员。

1940年6月,中共甘肃工委遭敌人破坏后,陆云龙奉上级指示撤回延安(鲜维峻在6月以前已调赴延安),市委由罗扬实负责,直到1941年秋天撤回边区为止。

中共兰州市委建立以后,其活动始终在中共甘肃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许多工作与甘工委密切协同进行,一些党员与甘工委或其直属组织也有直接联系。

中共兰州市委的基本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发展组织,壮大党的力量;二是着重在工人、职员、市民中开展工作,推动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活动,领导群众斗争;三是协助和配合甘工委的工作,掩护其领导机关。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兰州市委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中共甘肃工委的指示,在推动兰州抗日救亡运动中做了大量工作。

 1.发展壮大党的基层组织,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中共甘肃工委十分重视兰州市委的组织建设工作。兰州市委成立之初,甘工委就多次抽调市委的负责同志和一些骨干党员参加训练班,请谢觉哉同志讲授党的基本知识。1938年下半年,甘工委又专门举办了由工委委员、市委负责人及青委负责人参加的训练班,集中学习和讨论党的建设的理论和方法。

兰州市委认真贯彻甘工委提出的“发展党员着重质量,教育着重党的基本知识”的方针,把党内教育作为增强党的力量,发展党组织的重要一环。在当时困难的条件下,各支部和党小组都能坚持过好组织生活,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书籍,党的报刊,尤其是甘工委编印的刊物——《党的生活》,是党内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学习和讨论中,坚持少而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学习了共产主义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统一战线问题等,讨论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怎样发展党的组织?”等问题。“一般党员对于学习多甚努力,学习情绪是很高的。”有关学习情况,各支部和各小组每周向市委汇报一次,市委每半月检查并向甘工委汇报一次。

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的素质,推动了党的组织发展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党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兰州市委成立之初,所属党员很少,仅有一个街道支部(尹有年为书记)和一些零散的单线党员。到1939年,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已有党员60人,“其中工人党员20余人。”兰州市委领导的组织计有:兰州邮电支部,书记陆云龙(后由陆治安担任)。西北公路局汽修厂支部,书记甄廷兰。兰州印刷工人支部,书记梁朝荣。水伕工人支部,书记不详。兰州医院支部,书记薛志超。兰州空军机场支部,书记魏立人。兰州师范支部,书记汉尚忠。甘肃学院支部,书记芦渊安。兰州农校支部,书记金树智。

此外,《民国日报》印刷厂支部也曾由兰州市委领导,在机器制造局、织毡工人、水烟工人、银行中也建有党小组或发展有党员。1939年夏以后,组织发展较缓,一些党员离开兰州,数量有所减少。1940年上半年约有党员40人。

兰州市委经过缜密工作,发展了党的组织,撒播了种子,尤其是在以往基本空白的工人中建立了党的组织,这不仅为当时的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而且为以后的斗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2.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建立和扩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兰州市委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团结教育群众,启发和提高群众的爱国热忱和政治觉悟,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宣传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领导广大爱国群众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浪潮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斗争。1938年,在兰州群众性的救亡运动中,兰州市委所属组织有力地配合了甘工委的工作,党员在救亡活动中身体力行,起到了先锋和表率作用。他们在发动群众、组织各种宣传活动的同时,还组织了多次募捐。以汽车修理厂支部为例,工人群众一次为抗日战争捐献200多元。

兰州市委还在一些党的力量较强的工厂和行业中建立了群众性的革命团体。在西北日报和民国日报社的印刷工人中间,通过细致的串连和启发工作,建立了“工人读书会”。在西北公路局汽车修理厂,党支部领导工人建立了“工人识字班”。在这些以青年工人为主体的团体中,党员以交朋友的方式起到了骨干领导作用。他们“能与群众生活打成一片”,组织工人群众阅读进步书刊,学唱救亡歌曲,出版自己编写的墙报。他们还在读书识字、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扩大党的影响,并结合讨论苏联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实际,讲解革命道理和民族解放的意义。比如,在1939年五一劳动节时,汽车修理厂识字班在支部的领导下,组织了爬山活动给工人群众解释“五一”的意义。在兰州众多的水伕(挑水工人)中,兰州市委也按照甘工委副书记罗云鹏(原名张敬载)同志的指示,进行了耐心深入的工作,帮助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团体兄弟会(也称水伕工会),会员发展到100多人,在团结工友、提高觉悟、开展群众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宣传教育,不仅提高了工人群众的文化水平,而且提高了工人群众的政治觉悟,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联系,壮大了党的力量。

3.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

在国民党长期统治下的兰州,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政治的黑暗,特别是下级县区、保甲的贪赃枉法,乘机发国难财,压榨剥削群众的事实举不胜举。”尤其是兰州工人群众,“数目约计万上下,工人的生活也特别困苦,特别是火柴工人(不管饭,[每天工资]二毛、三毛)与水伕工人[每天工资]三毛、五毛,不够吃饭。”对于我党提出的改善民众生活,施行民主政治的主张和群众的迫切要求,国民党当局极尽诬蔑之能事,提出反动论调。针对这种情况,兰州市委抓住时机,领导工人“为群众的迫切利益而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影响最大的是1938年的水伕工人斗争。当时兰州尚无自来水设施,市内生活用水,多靠千余名挑水工人从黄河里一担担挑送。这些“水伕”,多系四乡逃难的农民,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们都必须以艰苦的劳动换取一点衣食,白天沿街叫卖,夜晚多在城门洞或街头屋檐下栖身。国民党当局无视他们的苦难,警察、特务随意打骂,达官贵人拒交水费。1938年,警察局又借口“抗战”强令水伕工人每周三次参加所谓“集体训练”,进行反动说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计,加重了他们的痛苦。党十分关怀和同情水伕工人的悲惨处境。共产党员郑重远、赵子明多次深入到水伕工人之中,与他们交朋友,热忱地启发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团结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经过周密的准备,于1938年夏天掀起了规模颇大的反“集训”斗争。这一天,全市供水几近断绝,大批水伕工人涌向省会警察局“请愿”,强烈要求取消“集训”,在广大市民的同情帮助下,当局答应了工人的要求,一直以来受人欺凌的“水伕”第一次获得斗争胜利,“他们开始认识了自己团结的力量,并开始认识了党,说党的这些人是好人,是为工人谋利益的”。这次斗争胜利后,党在水伕工人中建立了党支部,群众斗争进一步开展起来,接着又取得1938年底向一些公馆、衙门索取拖欠水费斗争的胜利,以及1939年抵制当局强迫水伕无偿洒扫飞机场的斗争胜利。

1939年,西北日报社印刷厂党组织根据工人工资过低,难以养家糊口,群众十分愤恨的实际状况,发动工人罢工。在工人的坚决斗争下,厂方被迫提高工资,斗争取得了胜利。

西北公路局汽车修理厂工人在党支部领导下,1939年两次掀起斗争浪潮。一次是要求厂方对工人与职员一视同仁,享受购买厂方发售平价面粉的权利。在工人们的一致坚持下,厂方被迫答应了群众的合理要求。一次是反对厂方借故迫害工人。该厂无端怀疑工人偷盗,对工人肆意侮辱,野蛮搜身,群众忍无可忍,发生激烈冲突。冲突中警方逮捕了一些工人。党支部团结群众,不畏强权,以罢工与厂方对峙,同时发动群众向警察局交涉。当局怕事态扩大,被迫释放了被捕工友,斗争获得了胜利。

 4.协助中共甘肃工委开展秘密工作,掩护甘工委领导机关。

根据中共甘肃工委的指示和要求,兰州市委在秘密搜集有关情报资料、社会动态,帮助上级机关掌握情况,解决问题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邮局党员贺进民利用工作之便,秘密截取了甘肃特务机构寄往重庆的工作报告,其中重要的有涉及敌人侦知的我党在甘肃的活动情况及部分特务名单。空军机场支部魏立人搜集了组织需要的第八战区及空军力量的有关情报。印刷工人党员梁朝荣也设法获取了国民党中央《防止异党活动办法》《第八战区政工人员手册》及有关兵役方面的资料。为了掌握国民党军政部织呢厂的情况,兰州市委还曾派党员去当工人,获取了所需资料。

兰州市委所属党员多系兰州本地人或已居住兰州多年的同志,他们情况熟悉,掩护条件好。在掩护甘工委机关方面,兰州市委承担了许多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如介绍社会职业、帮助建立掩护身份、解决路条、身份证、寻找合适的住房等。例如甘工委副书记张敬载同志就化名罗云鹏,与罗扬实同志兄弟相称,掩护身份,以利工作。工委委员王实先同志也曾化名罗云鹭,由兰州市委提供了安全的住宅。兰州市委通过上述工作,有力地协助和配合了甘工委的工作,为党在甘肃的工作作出了贡献。

当国民党顽固派悍然掀起反共高潮之际,甘肃的白色恐怖也日益加剧。1940年6月5日深夜,甘工委机关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甘工委负责人李铁轮、罗云鹏、林亦青及工委秘书赵子明等同志被捕入狱,工委委员幸免者只有王实先、郑重远二人。为了保存党的力量,中共兰州市委书记陆云龙奉上级指示撤回延安,只留罗扬实坚持工作。在形势非常严峻和困难的时刻,罗扬实一面协助郑重远处理全省党的工作,一面对兰州市委所属组织进行巩固工作。由于一部分党员撤离兰州,党组织采取措施,加强隐蔽,同时鼓励同志们坚定斗志,坚决同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

1941年秋,罗扬实奉命撤回边区,兰州市委其他人员奉命隐蔽,党组织关系原地保留,党员联系不再进行。

中共兰州市委从1938年4月建立至1941年秋罗扬实撤回边区,前后在兰州坚持了3年多的斗争,在党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在中共甘肃工委的领导下,以其艰苦顽强的斗争,宣传了党的抗战主张,扩大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群众开展斗争,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统治,提高了广大民众抗战的积极性,为以后兰州革命斗争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谱写了党在兰州斗争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