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5日电(记者严冰)记者25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在刚刚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和湖南岳阳等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被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成就。目前,全世界共有“国际湿地城市”74个。此前,中国哈尔滨、海口、东营、武汉、盐城、南昌等13个城市,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这些湿地城市湿地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得到良好保护,还实现了城乡人民共享优良湿地生态空间的美好愿景。
《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表示,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全球湿地保护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COP14举办以来,中国充分发挥大会主席国和《湿地公约》常委会主席作用,确保会上提出的所有决议草案都得到有效处理和落实,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湿地治理中的组织能力和引领作用。中国是目前被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这体现出生态保护与发展同步的良好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