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言】
大力推进“甘味”品牌建设
吕倩
“甘味”是我省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汇集了全省各市州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当前,我省要以“甘味”品牌市场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甘味”品牌建设,力争形成“甘味”品牌更完备的市场体系、更高比例的市场占有率,为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品牌价值。一要大力提升品牌优势。立足我省“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优势产业,强化“甘味”品牌“绿色、有机、地标”的优势,构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品质认证体系,通过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打造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标准化信任体系。二要通过文化赋能提升品牌溢价空间。借鉴其他省份“老字号+国潮”创新经验,在“甘味”品牌打造中融入相应的非遗元素,运用AR技术打造“丝路甘味”数字文化博物馆。在重大节会中设置沉浸式品鉴场景,实现“文化+产品”的品牌传播与消费体验的时空穿透,使品牌文化附加值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加强“三产融合”。一要推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广借鉴定西马铃薯“全粉加工—淀粉提取—生物降解材料”三级产业链模式和张掖玉米种子“育种研发—加工制造—智慧农业服务”全产业链模式,支持其他特色产业深加工项目,打造高附加值农产品矩阵,满足城市中高端消费需求。二要丰富发展“农业+文旅”,培育消费服务新业态。学习发达地区场景化消费的创新方式,充分发挥文旅集团的优势,结合崆峒山、麦积山、莫高窟等文旅资源,定期在重点景区建设“甘味”主题市集和展销会,形成“以旅带销、以销促游”的良性循环模式。
抢抓政策机遇。抓住国家财政政策机遇,争取专项债倾斜,设立“甘味”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冷链物流、智能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力推广“工会集采”模式,将“甘味”纳入企事业单位福利采购范围,通过工会消费券带动销售,扩大市场。加力推动“甘味”进商超、进市场,按照“增类、扩面、组团、联动”要求,紧盯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全面布点销售市场,步步为营扩大“甘味”品牌市场占有率。
加大数智建设。一要创新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挖掘数字营销的潜力,在全省推广“甘味”电商直播、跨境直播;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在东部地区增设“甘味”体验店,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跨区域配送”的立体网络;开发“甘味”智慧物流平台,整合县域冷链仓储资源,实现全国配送服务。二要打造数字孪生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感。建设“甘味”元宇宙商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原河西走廊农耕文明场景,通过虚实交互增强消费体验感。三要深化数据要素应用,掌握市场供应需求。对接商务部“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甘肃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体系,运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市场需求波动,指导生产端动态调整供给结构。
拓展销售空间。一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现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清单品牌的基础上,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设立海外仓,举办“甘味”国际品鉴会,将更多特色产品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清单,以国际认证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二要深化东西协作,激活内需市场。借鉴“百万职工消费‘甘味’农产品行动”经验,推动与广东、浙江等消费大省建立长期产销对接机制。例如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将河西走廊戈壁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实现优质优价。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党的建设和领导科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