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以品牌之力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8-21 10:37:35

  □ 缑玉明

当“环县滩羊”更名为“环县羊羔肉”,“河西肉牛”变身“张掖肉牛”,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更迭,更是甘肃农产品品牌建设向精细化、特色化迈进的生动注脚。近日第五批“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的发布,通过“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让55个区域公用品牌和750个企业商标品牌组成的“甘味矩阵”更具活力与竞争力。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下,“甘味”品牌的崛起,正以品牌之力破解“好酒藏深巷”的困局,为甘肃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而产业兴旺是增收的根基。甘肃作为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从陇东的苹果到河西的蔬菜,从高原夏菜到道地药材,每一份“陇原好物”都承载着农民的致富希望。但长期以来,分散经营、品牌杂乱、认知度低等问题,让优质农产品深陷“优质不优价”的困境。“甘味”品牌的创立,正是通过“五指成拳”的整合思维,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品牌优势,让分散的“珍珠”串成璀璨的“项链”。

数据最具说服力:今年上半年,“甘味”农产品销售额达154亿元,同比增长13.3%;农产品网上销售额145.05亿元,同比增长10.3%;农产品出口额16.2亿元。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品牌建设对产业价值的重塑——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甘味”让消费者记住了“来自甘肃的好味道”,更让农民在产业链增值中分得更多红利。

品牌建设绝非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持续的精耕细作。此次第五批目录中,185个新品牌的加入与91个品牌的退出,彰显了甘肃对“甘味”品牌“瘦身壮骨、去粗取精”的坚定态度。这种动态调整机制,如同为品牌生态装上“过滤器”,既让符合标准、富有潜力的新品牌获得发展机遇,也对不符合要求的品牌亮起“红灯”,从根本上保障了“甘味”的品质信誉。当“优质”成为“甘味”的标配,品牌的公信力自然水涨船高,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香飘全国誉海外”,“甘味”品牌的成长轨迹,是甘肃农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唯有持续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深耕特色、严控品质、拓展市场,才能让更多“陇原好物”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让“甘味”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最终绘就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