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静宁:走好新路子 鼓起钱袋子

来源/ 平凉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8-15 13:09:12

静宁:走好新路子 鼓起钱袋子

□记者 李倩 魏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静宁县在推动乡村振兴、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通过盘活本地资源、延伸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既惠及民生又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让群众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苹果种植产业中,反光膜能有效提升果实着色度和品质。走进静宁县李店镇的鑫阳果袋厂,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原材料经过一道道工序,最终变成一卷卷反光膜。

“我们利用果袋生产淡季空档,投入苹果反光模复卷机2台,日产18万平方米反光膜600卷,全年可生产育果袋15万箱,反光膜1600万平方米,全年产值达到1700万元,综合效益实现了最大化。”静宁县鑫阳果袋厂负责人马科技介绍道。

产业兴村,就业富民。据了解,鑫阳果袋厂由返乡创业人士马科技依托“归雁工程”创办,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10亩,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果袋厂的建成投产,不仅为当地苹果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

“我家就在鑫阳果袋厂附近,在这上班方便很,既能看上娃娃,一天还能挣上100多元。”李店镇店子村村民王晓微高兴地说道。

通过降本增效与柔性生产,鑫阳果袋厂实施让利销售,以略低于市场价提供高品质产品,赢得果农广泛认可,现已完成下年度意向订单120万元。

“从反光膜生产以来,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增加了村民的就业率,鑫阳果袋厂生产的反光膜物美价廉,我们村的种植户都可以就近购买,再不用跑远处了。”李店镇薛胡村党支部书记薛锦锋说道。

从村民家门口的稳定收入,到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静宁县以实干举措践行着“走好新路子”的发展理念,在产业融合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中,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渠道狭窄的难题,激活发展“源动力”,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人才培养等多措并举,共享发展红利,让群众的腰包更鼓、幸福感更足。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