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要闻
新闻墙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文化专栏
新闻排行
滚动新闻
RSS订阅
热门标签
投稿
甘肃戏剧名家窦凤霞用文化近距离和人民群众交流
窦凤霞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甘肃省陇剧院副院长,此次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由她“挂帅”,将一场场“文化盛宴”带到了庆阳、平凉多个乡镇的田间地头,把十九大精神“进社区”落到了实处。
2018年7月20日 10:11
/凤霞
/近距
/甘肃
/名家
/戏剧
甘肃历史名人朱镜宙:甘肃现代财政制度的奠基者
1933年是甘肃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就在这一年,浙江乐清人朱镜宙,应时任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之邀,出任财政厅厅长。
2018年7月18日 10:36
/甘肃
/奠基者
/历史名人
/财政
/制度
甘肃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世发:痴迷鼓子一甲子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一种流传于兰州地区的历史悠久的民间曲艺形式,也是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兰州鼓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7月12日 10:24
/甘肃省
/甲子
/魏世发
书画艺术家童定家在甘肃用南国风情书画西北艺术
童定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协会会员、书法协会考级中心高级教师、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委、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兰州敦煌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甘肃印社社长、《篆刻研究》主编。
2018年7月12日 10:21
/家童
/书画艺术
/甘肃
/书画
/风情
甘肃书法家张明亮老简牍书法艺术作品在省博物馆展出
7月7日,甘肃书法家张明亮用木简书写的丝路古老简牍书法艺术作品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吸引观众。
2018年7月9日 10:10
/张明亮
/简牍
/书法艺术
/甘肃
/书法家
陇上“飞将军”李广
李广(?-前119年),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人。他一生抗击匈奴,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且治兵宽缓不苛,与士卒同饥渴,是一位被誉为“才气天下无双”的“飞将军”。
2018年7月5日 9:28
/李广
/飞将军
“天下黄河”中国油画家主题写生创作活动(甘肃站)作品选
2018年4月27日-5月6日,“天下黄河”百名中国油画家大型主题写生创作活动甘肃站在我省永靖炳灵寺、景泰黄河石林两地相继开展。甘肃站是此次围绕黄河主题写生创作系列活动继陕西、山西之后的第三站。
2018年7月2日 12:33
/油画家
/黄河
/作品选
/甘肃
/中国
新锐作家梦情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梦情,原名王河涛,河南临颍人,华文青春人气作家、八零后作家代表人物之一,现居河南郑州,供职于哲思出版传媒,并兼任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8年6月30日 11:10
/中国作家协会
/新锐
/作家
甘肃黄河奇石收藏家边德铭的石头情怀
在我国,藏石、赏石是不少文人雅士的爱好。在黄河岸边生活的人们对黄河奇石往往情有独钟,很多人把收藏黄河奇石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边德铭就是其中的一个。
2018年6月28日 14:32
/黄河
/甘肃
/收藏家
/奇石
/情怀
甘肃民间艺人手制彩塑传承石窟艺术
6月下旬,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的多名艺人正忙着赶制一批取材于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的彩塑,每件作品要经过制坯、焙烧、打磨、抛光、修复、上色等多道复杂工序后,才能生成嘴角上扬的小沙弥,或是衣袂翩翩的飞天神女。
2018年6月26日 11:22
/彩塑
/甘肃
/石窟
/艺人
/民间
甘肃艺人完成手工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品长8米,宽1.6米,高0.4米。微雕中的树木、小桥、舟舸、人物、动物等系用六年以上的牦牛角、纯手工制作。其建筑全部采用榫卯结构,精巧绝伦,栩栩如生。
2018年6月15日 11:33
/微雕
/甘肃
/清明上河图
/艺人
/手工
甘肃画家陆志宏:创作是一生的意识
陆志宏,1960年出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1980年毕业于张掖师专美术系,1988年-1990年进修于中央美院,曾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欧洲绘画材料与技法高研班。现任甘肃画院院长助理兼展览部主任。
2018年6月15日 11:28
/甘肃
/画家
/创作
/意识
/一生
甘肃天水绿化“女状元”高红红的青山绿水情结
1998年,土生土长的元龙姑娘高红红把赚得的人生第一桶金义无反顾地投向这里,承包荒山开始绿化。20年后,昔日的荒凉一去不返,如今这里绿山环抱,林丰草茂,蝶舞蜂飞,鸟语花香。
2018年6月15日 11:21
/千山
/天水
/甘肃
/绿水
/状元
专访甘肃文创企业家张学智
2009年6月,甘肃现代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整体收购了兰州恒孚油泵油嘴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兰州油泵油嘴厂)。2009年7月18日,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新鲜出炉”,顺利挂牌开园。
2018年6月14日 11:43
/甘肃
/企业家
/专访
/张学智
守护雪豹——执着于用镜头说话的“野人”王鹏
近10年的纪录片拍摄之路,王鹏用镜头真实地记录到了罗布泊的野生骆驼、祁连山的野生雪豹。穿梭于城市跟“无人区”之间的王鹏对自然有着一份自己的理解,从最初的追逐雪豹变成了现在的守护雪豹。
2018年6月13日 10:02
/王鹏
/雪豹
/野人
/镜头
/于用
《丝路花雨》女主“英娘”周虹让敦煌壁画“起舞”
舞剧《丝路花雨》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博采沿线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创作。它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父女俩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
2018年6月7日 9:45
/丝路花雨
/敦煌壁画
/英娘
/周虹让
兰州"可触摸"的私人博物馆记录乡村历史变迁
在一堆残砖烂瓦的废墟上,50岁的甘肃兰州人彭维国从石缝中捡起一片蓝色的“门牌号”,也只有这个门牌号,可以证明“曾经这里有过这个村庄”。
2018年6月4日 10:26
/兰州
/变迁
/乡村
/博物馆
/私人
陇上人物之甘肃天水尹喜
尹喜,字公度,亦称关尹或关尹子,因居“关令”之职而有此称,先秦时邽县(今甘肃天水)人。
2018年5月25日 11:34
/天水
/甘肃
/人物
/尹喜
甘肃父子两代艰辛付出8000亩沙漠变“绿洲”
千里河西走廊,气势磅礴的祁连雪峰脚下,除了“渴饮孤独当美酒,醉听风沙作壮歌”的浪漫边塞军旅文化外,更有一个个普通人防风治沙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村社区。
2018年5月25日 11:31
/甘肃
/绿洲
/父子
/沙漠
甘肃新增27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甘肃省27人入选。
2018年5月24日 9:16
/甘肃
/代表性
专访纪录片《二十四节气》总导演刘德东
《二十四节气》将向国人以及世界展现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国文化及其蕴含的科学依据,同时以甘肃特殊的地域为基础,展现节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生物活动及自然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2018年5月23日 9:17
/二十四节气
/纪录片
/专访
/导演
/刘德东
戏剧理论家、史学家王正强先生铜像落成仪式在兰州举行
作为深谙西北民族音乐真谛的学者,王正强因在戏曲艺术研究创造方面取得的丰硕成就和开创性成果,曾先后两度被文化部授于“特殊贡献个人成就奖”,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于“终身文艺成就奖”等荣誉。
2018年5月16日 11:03
/甘肃省
/理论家
/史学家
/铜像
/戏剧
甘肃艺人李海明掐丝珐琅画里的敦煌故事
传统的掐丝珐琅技艺应用于器皿之上,将掐丝珐琅技艺移植到平面,并通过釉色改良让画面充满层次感,甘肃艺人李海明希望这种方式可以更好表达甘肃元素。
2018年5月15日 10:09
/敦煌
/李海
/珐琅
/甘肃
/艺人
专访甘肃戏剧人夏天舞
夏天舞,1939年出生于上海市,1959年毕业来到兰州,在兰州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1994年,被借调到兰州市文化局艺术处,直至1999年退休。退休后,又被兰州市文化局艺术处返聘工作多年。
2018年5月14日 10:05
/甘肃
/专访
/戏剧
甘肃以文化之美探寻出版之路
甘肃有着绚丽的敦煌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厚重的民间文化。这都是甘肃文化的瑰宝,也是甘肃文创人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2018年5月14日 9:49
/之美
/甘肃
/之路
/出版
/文化
甘肃省艺人以针线"游历"丝路名胜
兰州市非遗传承人毛存文从15岁开始就随外婆和母亲学习刺绣,还先后学习了解了湘绣、蜀绣、粤绣、苏秀及甘肃本土陇绣的绣针法和技术,数十年后创新刺绣针法和技巧,并行成了自己的特色——写真绣。
2018年3月14日 10:28
/针线
/甘肃
/丝路
/名胜
/艺人
甘肃省兰州"90后"火车司机驾驶室"自谋"险情演练克危机
“调车信号,白灯;脱轨器注意,撤除好了……”一次次地认真确认、手比眼看,眼神专注而老道,兰州西机务段客运车间“90后”火车司机宋华已是将近10年的“老司机”,在这三尺火车头驾驶室练就“真功夫”。
2018年3月2日 13:27
/甘肃省
/兰州
/驾驶室
/险情
/演练
甘肃省祁连山下“守河人”
黑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国接壤,流域范围涉及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是河西走廊的“母亲河”。
2018年2月24日 10:07
/祁连
/甘肃省
甘肃籍艺术及樊威:艺术要源于生活更要美于生活
樊威,1957年1月生于兰州,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95年结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2018年2月6日 9:17
/甘肃籍
/艺术
/生活
/樊威
甘肃省女子为寻黄土高原生活记忆 建窑洞农庄
2017年,甘肃榆中县大营村人刘翠芳在兰州打拼了多年后,重返家乡投资建了数孔窑洞农庄。她告诉记者,建窑洞宾馆主要是让一些年老的人找寻记忆,让年轻人体验农村生活。
2018年1月24日 9:27
/黄土高原
/窑洞
/甘肃
/农庄
/女子
上一页
1 ...
43
44
45
46
47
... 55
下一页
栏目导航
甘肃文化要闻
文化产业
政策解析
地方动态
文化名人
文化旅游
评论观点
文化活动
影视产业
甘肃文艺界
书画收藏
民俗非遗
文化教育
创意产业
文艺演出
新媒体
西部地理
文明甘肃
乡村振兴
招投标信息
资讯中心
推荐阅读
第十三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启幕
2025年“我们的节日·七夕”省级主场活动将于8月29日—31日在庆
【e法耀陇原】“一扇门”解千结——酒泉市肃州综治中心打造社会
【e法耀陇原】高台骆驼城镇:四级联动七天化解 跑出矛盾调解“加
【e法耀陇原】甘州区:“绿色检察”织密西部生态法治保护网
【图片新闻】特色农产品 助农增收
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甘肃力量”——我省积极探索中医药“三位一
甘肃省一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奶绵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强信心 看发展】民勤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一次办成事 暖心又高效——定西市残联纵深